輝能科技股價多少?輝能科技股票交流的最佳選擇

輝能科技股票值得投資嗎??

這個問題通常需要要自己問自己,

對於這家公司是否瞭解?

任何投資都建議事前做足功課,

別人的建議都只能僅供參考,

社會上也有針對未上市個股整理好的投資報告書,

但對於那種報告書建議要抱持謹慎小心,建議書的內容不全然真實,

投資人應該要多方求證,才不會上當受騙。

這部落格整理近期未上市輝能科技股票相關的資訊,

方便投資人能快速瞭解公司的訊息

輝能科技股票代碼?

因為是未上市公司所以還沒有代碼,

而交易上只能透過私人間交易

對於輝能科技未上市好嗎??

輝能科技股價多少??

輝能科技的交易相關問題

歡迎直接加LINE聯繫未上市陳先生~或者來電

LINE的ID是sander105,點擊此圖就可加入好友

0917-559-001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目錄

內容目錄

本站提醒

此文章純粹整理媒體報導新聞,方便了解公司的相關訊息,不代表其公司有對外流通股票,

文章內容皆來自媒體,報導內容的真實性,還請版友們自行求證。

另外本站並無任何推薦、銷售、勸誘投資股票之行為,請別找我推薦股票。

歡迎版友們一起討論交流此公司訊息如股價、公司新聞、市場流動性之類的訊息

如有造成公司困擾,還煩請私訊告知,將立即處理

未上市股票的詐騙陷阱

華爾街之狼的電影,裡面有段賣粉紅單的劇情,低價的股票透過話術讓人高價購買,那個古老傳統的詐騙手法稱作Boiler room scam 鍋爐室騙局,在台灣這模式稱作[直銷股},模式通常是由一群銷售人員在一個臨時辦公室(鍋爐房)裡,利用高壓銷售技巧,打電話給潛在投資者(傻瓜名單),推銷投機性或詐欺性未上市股票,這些股票通常是低價的未上市股票,而這些股票的交易不受監管,資訊不透明,容易被操縱。

輝能科技股價參考

 

輝能科技未上市新聞整理

輝能赴法設廠 獲520億補助

2023-08-04 23:47 經濟日報/ 記者吳凱中/台北報導

歐盟執委會宣布,通過法國政府對固態電池廠輝能科技高達15億歐元(約新台幣520.5億元)的補助案,在歐盟針對國家研究、發展和創新(RDIF)的補助框架下,輝能在敦克爾克總投資52億歐元(約新台幣1,743億元)建立48GWh超級工廠,可望在2029年前階段性獲得補助。

輝能在2022年12月獲准成為「歐洲共同利益重要項目」中「電池」領域的一部分(IPCEI on Batteries),與產業合作夥伴進行直接合作,歐盟通過補助案證明輝能在歐洲電池產業鏈的重要性和對輝能固態電池商業化可行性的認可。

輝能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楊思枏指出,補助為輝能超級工廠建設計畫提供有效的財務支持,新廠朝就近供應歐洲OEM客戶的目標前進。

輝能今年5月宣布在法國敦克爾克投資設立超級工廠,輝能背景為台灣企業,在法國設廠是首度海外布局,也是法國電池產業首樁海外最大投資案。

歐盟2035年起禁售燃油車,法國政府積極打造「電池谷」產業聚落,輝能在電池谷核心地帶的超級工廠專案,將受益於當地電池價值鏈以及研發能量。此外,敦克爾克港區是歐洲樞紐港口之一,鄰近歐洲的汽車製造廠,輝能設廠考量在地製造、在地供應。

建廠公聽會將在2023年9月起開跑。超級工廠的建設預計在2024年下半年開始。輝能目前正在積極尋找法國研發中心的地點,作為擴展的一部分,輝能也將啟動在地徵才活動。

輝能表示,在敦克爾克的投資將帶來巨大且長遠的效益,可望創造3,000個就業崗位,形成一個創新的價值鏈。

除了對法國與歐洲的經濟發展帶來貢獻外,將是法國的綠色產業轉型計畫的重要支撐。

輝能科技投資法國 鄭文燦:輝能也增加台灣的產能

2023-05-13 18:03 經濟日報/ 記者葉卉軒/台北即時報導

針對輝能科技投資法國1,800億元,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今(13)日表示,輝能是在桃園設廠,他跟楊執行長也通過電話,他是在台灣同時擴大生產的產能,也尋求海外的布局

鄭文燦指出,因為輝能有獲得德國戴姆勒集團旗下賓士(Mercedes-Benz)的投資,他們原來就有規劃到歐洲去設廠,這次選擇在馬克宏的故鄉,在法國的北部設廠,主要是考慮到包括產業的聚集效應,以及相關的配套。

鄭文燦並強調,擴大海外布局,同時也增加台灣的產能,這是台灣的企業要尋求最高競爭力的做法。

法國經濟財政部率團拜訪台固態電池廠輝能科技

文 張秉鳳 2023.03.22

法國經濟財政暨工業與數位主權部(French Ministry of Economy, Finance and Industrial and Digital Sovereignty)、法國在台協會代表於今年初率團拜訪台灣次世代固態電池企業輝能科技。參訪期間,輝能向代表團展示了先進的次世代固態電池技術、自動化製程與生產設備,雙方並就法國及歐洲的電池價值鏈及綠色產業建置等議題,探討合作的可行性。

2050年淨零碳排已從環保議題轉變為攸關產業國際競爭力的經濟議題,動力電池也成為各國建置綠色新產業的核心項目。固態電池是目前最受市場肯定且具產業顛覆性的次世代動力電池技術,在安全性、能量密度、快速充電、材料可回收性及成本等,皆超越傳統液態鋰電池,被視為能克服電動車安全與續航里程痛點,加速汽車動力棄油轉電的新驅動力。

輝能是全球固態電池產業中極少數兼具自主開發與自動化製造能力的企業;2013年啟動首條預試(pre-pilot)生產線、2017年啟動動力電池捲式試產線,迄今輝能的製造能力歷經9年以上的市場驗證、達到99.9%單層電芯良率及94%多層電芯良率,並獲得多項國際第三方認證,包含:德國萊茵TUV認證、UL1642、IEC62133、ISO14001、UN38.3。同時,已出貨近8,000顆50-60Ah車規級大容量電芯樣品,及超過100萬顆消費性電子及工業應用電芯的實際銷售數字,為日後量產打下厚實的基礎。

輝能科技指出,團隊獨家次世代固態電池技術優勢、成熟度、發展前景及熱情,讓參訪代表團留下深刻印象。「為了因應快速變化的生態、經濟、工業及社會上的挑戰,法國政府積極推動如France 2030等國家級的投資計劃。輝能即將在海外建立的材料採購、研發基地及超級工廠,與法國政府產業發展策略不謀而合。」

參訪代表團表示,「法國的高技術人才競爭力與位於北部、快速發展中的電池產業聚落都使法國成為創新綠能產業的理想聚集地,而這些有助永續發展的關鍵計劃都將獲得從地方到中央政府的高度支持。」

「輝能非常感謝法國政府一直以來的鼓勵與大力支持。」輝能科技創始人暨執行長楊思枏向代表團表示歡迎,並強調,「法國對淨零碳排的推動不遺餘力,透過完善的長期規劃與配套政策,構建出蓬勃而健全的綠色價值鏈,這是法國名列輝能歐洲超級工廠的前三大備選地點的重要原因。歐洲在次世代電池的材料發展上具有扎實的根基,我們期待發揮輝能的次世代固態電池研發及製造技術,加速歐洲乃至全球次世代電池產業供應鏈的成熟與商業化,共同成為動力電池迭代的橋樑。」

輝能插旗歐洲 擬蓋車用電池廠

2022-09-06 02:56 經濟日報/ 編譯季晶晶林奕榮/綜合外電

彭博資訊報導,總部位於台灣的輝能科技考慮投資80億美元(約新台幣2,456億元),在歐洲設廠建造前景可期的新一代電動車用固態電池工廠。若成局,將是台資色彩企業當中,歷來最大手筆的電動車關鍵零件海外建廠案。

業界人士指出,固態電池是最被業界看好的新世代電動車電力儲存材料,鴻海也積極搶進,鴻海產品長蕭才祐更曾公開表示:「誰掌握固態電池,誰就有天下」。不過,相較於輝能已在固態電池逐步嶄露頭角,鴻海規劃最快2024年推出首款商業化固態電池。

鴻海近年在電動車領域鴨子划水,並在美國、泰國等地多元布局。輝能此次海外投資高達80億美元、相當於一座半導體12吋晶圓廠的投資規模,總投資額將超越鴻海,成為歷來台資色彩企業當中,最大手筆的海外電動車相關投資案。

輝能科技聚焦研發固態電池,該公司表示,正依技術勞動力、交通運輸和設廠獎勵,甚至是否貼近客戶等條件,評估設廠地點。

彭博資訊報導,輝能發言人表示,選址可行性的評估結果預計明年初出爐,該公司已延聘顧問業者Accuracy協助。路透則引述Accuracy的說法表示,輝能的新廠設址地點已縮小到四個國家,包括法國、德國、波蘭和英國。新廠將在十年內分三期興建,車用電池產能預計可達120GWh,並聘僱數千名員工。

汽車業逐步淘汰內燃機引擎之際,英國正努力吸引電池製造商赴境內設廠。英國的汽車產量在過去幾十年間不斷下滑,且與歐盟之間貿易關係的前景充滿不確定性,加劇英國汽車業困境。

固態電池可縮短充電時間、增加續航里程,而且沒有起火的風險,與鋰電池不同。儘管這種技術可能有助加速電動車的採用,但目前還沒有進入量產。

輝能成立於2006年,最初以研發3C產品使用的固態電池為主,2015年時轉型進軍電動車用動力電池,最終成功研發出可彎曲的軟板鋰陶瓷電池。

輝能的固態電池技術被多方看好,過去已與中國一汽、蔚來、以及越南越快(VinFast)等車廠簽署合作協議,2021年獲軟銀中國與丹豐、春華資本3.26億美元投資。

今年1月,輝能與賓士母公司戴姆勒(Daimler)集團簽署技術合作協議,共同開發固態電池,賓士也投資入股,取得一席董事。

投審會核准5案 輝能科技獲近57億增資挹注

2022-11-28 18:51 中央社/ 台北28日電

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今天通過5件重大投資案,其中,僑外投資金額最高者為英屬開曼群島商PROLOGIUM HOLDINGINC,以新台幣56億9999萬9700元增資輝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從事電池製造等業務。

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今天召開第1217次委員會議,會中計核准及備查重大投資案件計5件。

僑外投資有3案,第1案是盧森堡商LUXEMBOURGINVESTMENT COMPANY 493 S. A R. L.以新台幣18億4960萬元投資設立貝能數據資產股份有限公司,經營一般投資業、不動產租賃等業務。

第2案是英屬開曼群島商PROLOGIUM HOLDINGINC.以新台幣56億9999萬9700元增資輝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從事電池製造等業務。

第3案為英商TAIWAN CUBE SOLAR INVESTMENTLIMITED以新台幣20億7042萬元增資台灣和暄綠能股份有限公司(實行後持股比例100%),主要業務為台灣區域的再生能源開發、興建及營運。

對外投資部分,台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以發行普通股參與發行海外存託憑證所募集的外幣資金美金3億8000萬元,對外增資英屬開曼群島TCC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從事投資控股業務。

上市(櫃)公司對中國大陸投資(專案審查案件)部分,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債權人民幣3億6657萬6436.82元(約折合美金5498萬6465.52元),取得大陸地區江西星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增資股份4582萬2055股,從事經營各種視窗防護屏、觸控顯示模組、新型顯示器件及相關材料和組件的研發和製造業務。

台灣電池廠力拚世界盃,輝能科技預計斥資 80 億美元歐洲建廠

作者 Atkinson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9 月 06 日 11:40 | 分類 汽車科技 , 財經 , 鋰電池

路透社報導,諮詢公司 Accuracy 5 日表示,台灣電池製造商輝能科技 (ProLogium Technology Co) 選擇法國、德國、波蘭和英國四個歐洲國家,擇一當地建立價值 80 億美元的固態鋰電池工廠。

Accuracy 表示,輝能科技已經指定 Accuracy 為工廠尋找地點。工廠產能達 120GWh,供應電動車 (EV) 用,並當地僱用數千名員工。不過 Accuracy 這次沒有提供輝能科技決定工廠選址的最後期限。

報導指出,固態電池可能會改變電動汽車的遊戲規則,因為它們能夠比液態鋰離子電池存儲更多能量,並且更快充電,而且還提供更高的安全性,進一步幫助汽車產業加速擺脫對化石燃料的需求。

2021 年,輝能科技在其最新一輪融資中募集了 3.26 億美元 (約新台幣 101 億元),其中投資方包括來自 Primavera Capital Group、軟銀中國風險投資和其他公司等的投資。

無論兩輪或四輪電動車,同樣面臨電池續航、壽命、安全、成本以及性能 5 個問題。當前鋰離子電池技術的亡者非 「固態電池」 莫屬,因此包括賓士、豐田、通用在內,全球車廠都在開發固態電池技術。因此,賓士也已精與輝能科技攜手合作,一同研製車用固態電池希望打造更安全、使用壽命更長久的車用電池系統。

此外,日前輝能科技也攜手電動機車大廠 Gogoro 進行合作,共同研發全球第一款可交換式固態電池原型,全新的固態電池技術有望在未來 3 至 4 年逐步邁入量產階段。

Gogoro與台灣ProLogium Technology合作推出首款用於電動車的可交換式固態電池原型

Gogoro宣布與台灣固態電池廠商ProLogium Technology (輝能科技)攜手合作,推出第一款可用於電動車的可交換式固態電池原型,並且能應用在現有Gogoro Network智慧電池交換網路。

由於固態電池能存放更高密度電量,同時也具備更高穩定性與安全性,並且可對應更長續航里程,未來將可取代現有鋰離子電池,成為未來電動車與消費電子產品電力來源。

而此次與ProLogium Technology合作的可交換式固態電池原型,將比Gogoro Network目前使用可交換式電池電量增加為140%,亦即從1.7kWh增加至2.5kWh,而Gogoro與ProLogium Technology預期接下來將可推出實際商用版本,並且應用在Gogoro Network智慧電池交換網路。

除了與Gogoro合作,ProLogium Technology今年初也宣布與Mercedes-Benz合作,並且獲得Mercedes-Benz數百萬歐元投資,藉此用於開發新電池技術,計畫藉由固態電池可存放更高密度電量,同時也能使電池體積及重量縮減,進而可延長電動車最高行駛距離,以及車輛行進速度。

賓士加持 輝能科技打響台灣固態電池名號

2022.01.27 18:03 臺北時間 文|林哲良

為了與特斯拉(Tesla)一較高下,全球各大車廠莫不絞盡腦汁研發新的電池技術,藉由提高電動車的續航力來緩解車主的里程焦慮,為自家的產品加分。其中,固態電池因為比現有的鋰電池更加安全,續航力更高,故被不少汽車大廠追捧,也讓擁有相關技術的電池廠商成了當紅炸子雞,台灣固態電池廠商輝能科技便因此被豪華汽車品牌賓士(Merceds-Benz)汽車相中。

在去年十月獲得丹豐資本、春華資本、軟銀中國資本等創投青睞,完成新一輪3.26億美元融資後,全球固態電池領導廠商之一的輝能科技(ProLogium)再度迎來重量級的合作夥伴—Mercedes-Benz。

輝能科技表示,公司已經與Mercedes-Benz簽署了技術合作協定,開發新一代電動車電池。首批配備此共同開發固態電池的Mercedes-Benz電動測試車,預計將在未來幾年內推出。雙方並就在這個十年的後半段將固態電池技術引入消費車型系列的重要里程碑達成一致。不單如此,輝能科技還獲得Mercedes-Benz投資近1億歐元;未來,Mercedes-Benz將取得輝能科技董事會的一個席次。

業界人士表示,在市場條件允許的情況下,Mercedes-Benz計畫在2030年前實現產品線全面純電動化。而憑藉深厚的固態電池的研發和製造技術,輝能科技將是Mercedes-Benz在電池技術領域居於領先地位的有力合作夥伴之一。

對此,戴姆勒股份公司和Mercedes-Benz股份公司董事會成員、負責研發和採購的首席技術官Markus Schäfer表示:「我們相信,續航力和電池效率是純電動車的新行業標準。固態電池技術有助於減少電池的體積和重量,這便是我們與輝能科技合作的原因,以確保Mercedes-Benz繼續在汽車領域取得新的突破—而我們的顧客也能因此受惠。」

輝能科技創始人兼CEO楊思枏說:「自2016年以來,輝能一直與Mercedes-Benz合作測試電動車動力電池,如今,能夠透過本次協議來深化彼此的合作關係,令人相當振奮。輝能期盼與Mercedes-Benz持續合作,在滿足Mercedes-Benz的高品質標準同時,還能展示安全、高性能的固態電池得以有效應用。輝能相信能做到大量規模生產的創新技術才能實現,輝能新工廠預計在2022年底前擴充產能,並與輝能的客戶攜手合作,實現大規模生產。」

據了解,目前全球尚無車廠能將固態電池全面導入電動車大規模量產;換句話說,倘若輝能科技與Mercedes-Benz的合作能獲得突破性的進展,台廠在電動車市場的影響力將大大提升,誕生新的隱形冠軍。

更新時間|2022.01.27 18:03

輝能科技打入國際車廠,攜手賓士開發固態電池芯!年底將擴充產能

專注於固態電池研發的輝能科技,宣佈跟歐洲車廠賓士簽署技術合作協定,預計在未來幾年內,就會推出配有此固態電池的賓士電動測試車。

2022.01.27 |電動車/交通科技 高敬原

距離電動車普及的日子已經不遠,其中最關鍵的技術就是電池。專注於固態電池研發的台灣廠商輝能科技,宣布跟歐洲車廠賓士(Mercedes-Benz)簽署技術合作協定,一起開發新電池技術,預計在未來幾年內,就會推出配有此固態電池的賓士電動測試車。

固態電池是最新的電池技術,包括豐田、鴻海都搶著投入資源研發,但受限於技術,目前仍難以大規模量產,台灣的輝能科技不只在固態電池有紮實的技術,手上握有的技術也非常接近商業量產,更一舉打入大車廠賓士,對於台灣的電動車產業發展來說,別具意義。

攜手賓士,投入固態電池研發

這次輝能跟賓士所簽訂的技術協議,簡單來說,就是輝能提供固態電池的電池芯材料,讓賓士在電動車上做測試,目標是希望盡快能將此技術應用在商業量產的電動車產品上。

根據協議內容,賓士也會取得輝能科技董事會的一個席次,賓士的的投資將會用於支援電池技術的開發,以及輝能科技在歐洲產能的擴張。

賓士日前已經對外宣布,將在2030年前實現全面純電動化,手中握有的電池技術,將對此目標有著關鍵性影響,輝能深厚的固態電池的研發和製造技術,將是賓士在電池技術領域居於領先地位的其中一大關鍵。

賓士母公司戴姆勒(Daimler),以及賓士董事會成員、負責研發和採購的技術長Markus Schäfer表示:「我們相信,續航力和電池效率是純電動車的新行業標準。固態電池技術有助於減少電池的體積和重量,這便是我們與輝能科技合作的原因,以確保賓士繼續在汽車領域取得新的突破—而我們的顧客也能因此受惠。」

輝能科技創辦人兼執行長楊思枏表示,早從2016年開始,就跟賓士展開一系列電動車動力電池的合作測試,「如今,能夠透過本次協議來深化我們的合作關係,令人相當振奮。我們期盼與賓士持續合作,在滿足賓士的高品質標準同時,還能展示安全、高性能的固態電池得以有效應用。」輝能的目標,是做到固態電池的大規模量產,預計在2022年底,會有新工廠投入擴充產能。

受限技術難量產,輝能有何優勢?

現在市面上電動車大多採用的乾電池或鋰電池,都是「液態電池」,要放入膠狀電解質,才能發揮電池性能,缺點是,液態電解液有外漏的危險,容易引發起火、爆炸等意外。

「固態電池」的技術,是將電解液移除,改以全固態方式堆疊,優點是,不會因隔離層破損就導致正負極接觸短路爆炸,能量密度也較高,發電效率的能量密度比鋰電池多2倍、電動車續航力也會延長2倍,有安全、導電強、充電快速等好處,將能對未來的電動車,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全球有許多公司,都在投入固態電池研發,像是在美國,有福特汽車和BMW 投資的固態電池製造商Solid Power ,以及比爾蓋茲投資的電池新創QuantumScape,不過目前大多面臨無法大量生產的挑戰。

主要原因是技術仍不成熟,固態電池的材料、內部結構,大多需要經過調整,例如關鍵的「電池芯」,至少需要做到約30層,才能符合車廠在安全、品質的要求,許多主流車廠都還在測試與驗證階段。

成立於2006年的輝能,是一家專注於固態電池技術研發的公司,從成立以來,就致力於開發兼顧安全、高能量密度、易於大量規模生產的固態電池技術。

從化學成份看,固態電池可以分成「硫化物、氧化物」兩種成分,輝能科技主要專注在做「氧化物固態電池」,優點是穩定性較高,現在已經取得近500項氧化物固態電池專利技術,數量全球前五大,全自動固態電池試產線,已經在2017年投入生產,已經至少出貨百萬片固態電池芯,輝能的技術,可以讓自家電池耗能降至硫化物固態電池的八分之一。

目前,全球純電乘用車,都還沒有採用固態電池大規模量產的產品,若這次輝能跟賓士能夠順利將此技術導入,將有機會成為第一個商業量產的固態電池業者。

責任編輯:錢玉紘

深耕固態電池 輝能二度獲愛迪生獎殊榮

文 張秉鳳

2021愛迪生獎4月下旬於佛羅里達州邁爾斯堡舉行,固態電池廠輝能科技再度榮獲愛迪生獎肯定;據指出,輝能此次以獨家電池安全技術ASM (Active Safety Mechanism)獲得青睞,經3,000位資深業界領導者組成的委員會投票通過。

起始於1987年的愛迪生獎已成為全球創新科技年度盛事,表彰來自世界各地,改善人類生活的傑出發明,輝能是全球唯一兩度獲獎的固態電池廠。2019年輝能以專利技術BiPolar+ 雙極固態電池獲得金獎殊榮。BiPolar+ 技術將固態電池性能帶入新境界,而此次得獎的ASM技術讓固態電池追求絕對安全的保障,這對固態電池導入電動車應用推進一大步。

為什麼輝能要研發ASM安全技術?輝能發言體系指出,因為電芯安全,才可能達到電池系統完全安全;電芯不安全,模組再多保護都有熱失控風險。雖然固態電池因為固態電解質的穩定性而達到本質安全,屬於被動安全的環節,但當極層大量且密集堆疊到一個程度時,便需要主動安全的技術達到更高層次的安全保障。

ASM是一個可主動終止熱失控反應的安全機制,確保電芯安全的技術,這項技術最大特點與價值在於ASM與過去任何電芯主動安全機制都不相同;過去有其他技術透過在電芯添加阻燃劑縮小燃燒規模、或是添加物質使電化學反應速度放慢,延遲熱失控,但這些方法都無可避免會降低電池性能表現。因此輝能研發並採用更為根本,釜底抽薪的方式使能量下降,完全消滅熱失控發生機率。

「我們深信ASM是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達到 「完全安全」的唯一道路。透過ASM,我們能夠貫徹我們對電池安全性的承諾,也期望結合主動安全技術與輝能MAB成組技術的固態電池包產品導入市場後能夠協助OEM客戶與大型儲能應用客戶優化產品表現,實現沒有火燒車疑慮,沒有電池(廠)爆炸,真正安全、同時高續航力的固態電池時代。」輝能科技CEO楊思枏表示。

輝能發言系統轉述特斯拉聯合創辦人,創始CEO與董事長Martin Eberhard對輝能固態電池的高度讚譽:「輝能固態電池科技是我所看到這個領域中最令人振奮的新發展,結合了安全、壽命、快充與雙極電池包等傑出性能,同時亦能兼顧高能量密度與低價格的優勢,我認為輝能是車用電池最佳方案。」

固態電池廠輝能科技獲3.26億美元融資!主流車廠搶合作,掌握哪些關鍵技術?

2021.10.29 電動車/交通科技

位於桃園的輝能科技,是全球知名的固態電池廠商,本周宣布獲得3.26億美元融資,產品已經獲得多家主流車廠採用,究竟強在哪裡?

高敬原

電動車是未來十年,全球重大趨勢,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認為,電動車產值將是晶圓代工產業的 20 倍,是台灣下一個兆元產業。

一台車子零件很多,最關鍵的就是「電池」,除了如同車子的心臟,輸出源源不絕的能量,成本更是所有零件最高,佔整體成本的約三分之一,背後商機龐大。

位於桃園的輝能科技是全球知名的固態電池廠商,本周宣布獲得3.26億美元融資,未來除了要投入固態鋰電池量產,還要在亞洲、歐洲及美國擴廠。

主流車廠搶合作,輝能固態電池強在哪裡?

成立於2006年的輝能,是一家專注於固態電池的公司,現在市面上電動車大多採用的乾電池或鋰電池,都是「液態電池」,要放入膠狀電解質,才能發揮電池性能,缺點是,液態電解液有外漏的危險,容易引發起火、爆炸等意外。

「固態電池」的技術,是將電解液移除,改以全固態方式堆疊,優點是,不會因隔離層破損就導致正負極接觸短路爆炸,能量密度也較高。

從化學成份看,固態電池可以分成「硫化物、氧化物」兩種成分,有安全、導電強、充電快速等好處。輝能科技主要專注在做「氧化物固態電池」,優點是導電率較高,現在已經取得近500項氧化物固態電池專利技術,數量全球前五大,全自動固態電池試產線,已經在2017年投入生產,已經至少出貨百萬片固態電池芯。

輝能的技術,可以讓自家電池耗能降至硫化物固態電池的八分之一,業者表示,輝能已經跟多個國際主流車廠達成戰略合作,針對原型車、供貨及投資等方面開展合作,現在已經在進行大容量電池的測試與開發,累計出貨超過七千片的動力固態電池。

獲3.26億美元融資,將在亞洲、歐洲及美國擴廠

這次輝能科技獲得的3.26億美元融資,是由丹豐資本、春華資本、軟銀中國資本共同投資,業者表示,這筆資金除了將投入固態鋰電池量產,也預計在2023~2025年間,在亞洲、歐洲及美國完成擴廠。

「15年來,輝能透過技術研發、量產工藝及品質提升,逐步地朝著固態電池商業化邁進。」輝能科技創辦人暨CEO楊思枏說,電池就像電動車的心臟,相信輝能固態電池,能讓新能源汽車更安全、性能表現更好,這次的募資,是固態電池商用落地的重要助力,加速與全球主流車廠的合作,能更快速的達成固態電池電動車商用化的目標。

丹豐資本管理合夥人陳彤談到:「這幾年,我們見證了輝能科技的固態鋰電池從研發、試產再到量產的創新和進步,」期待在電動車高速發展及優質鋰電池稀缺的市場中,讓安全可靠、高能量密度的固態鋰電池走向市場,驅動汽車產業的技術革新和電動化轉型。

「尋找新興電池技術是至關重要的突破,其重要性有如半導體,能夠為世界帶來巨大改變。」丹豐資本管理旗下基金New Epoch投資人Alejandro Agag表示,期待固態電池技術,成為下一個改變世界的關鍵。

彭博:台廠輝能科技考慮今年以SPAC赴美上市

鉅亨網編譯林薏禎2021/03/30 23:01

知情人士透露,包含透過 SPAC 赴美上市,輝能科技正和潛在顧問就各種可能選項進行討論。既使討論仍處初期階段,一旦達成交易,該公司估值有望達數十億美元

輝能科技為發明全球第一款固態鋰陶瓷 (Lithium Ceramic Batteries,LCB) 電池技術的鋰電池芯製造商,相較於傳統電池組,輝能所研發的固態鋰陶瓷電池更加輕薄,且受碰撞時的爆炸風險較小,適合應用於講究高度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的電動車。

DIGITIMES 此前報導稱,輝能桃科廠即將在年底開始試產,成功後有望成為全球最早啟動量產的固態電池廠。對於《彭博》報導,輝能科技並未回覆評論請求。知情人士稱該公司目前尚未做出任何決定,最終也可能選擇繼續維持私有化。

《彭博》周二 (30 日) 報導,台灣固態電池供應商輝能科技 (ProLogium Technology) 正考慮今年稍晚透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 (SPAC) 在美上市。

群益投資論壇 逾百家法人機構參加

為提供國內外機構投資人掌握指標性企業發展趨勢,群益金鼎證券 日前舉辦「2021年第一季投資論壇」,聚焦電動車及生醫防疫產業, 共有超過100家的國內外法人機構共襄盛舉。這次的投資論壇,獲邀 參加的優質企業,包括敦泰電子(3545)、生華科(6492)、汎德永 業(2247)、光寶科(2301)、國光生(4142)、聚積(3527)等6 家上市櫃公司以及1家未上市公司-輝能科技。

  台灣資本市場中有許多優質的企業,群益希望透過這次投資論壇的 舉行,加強企業與機構投資人面對面的互動交流,提供國內外機構法 人嶄新的投資觀點,掌握具指標性企業的營運發展趨勢與台股的投資 契機。

  這次邀請的唯一一家未上市公司輝能科技是發明全球第一款固態鋰 陶瓷Lithium Ceramic Battery (LCB)電池技術的鋰電池芯製造商 ,也是目前全球唯一成功量產固態鋰電池的公司。

  輝能自2006年底成立以來,在全球已獲得超越400項的專利,範疇 廣含固態電池材料/機構、應用技術、設備、製程、終端產品甚至回 收技術等,建立競爭對手難以繞過的專利網。

  輝能在固態電池產業化的布局亦早於同業,不只在2014年率先實現 固態鋰陶瓷電池的商用化、先後將具絕對優勢的固態電池帶入消費性 應用市場、工業/特殊應用市場與電動車、儲能等大型應用場景,同 時也發展出經濟且具規模化潛力的捲式自動化製程,形成了一道競爭 對手難以跨越的門檻。

蔚來攜手輝能 固態電池電動車落地倒計時


經過三年的交流往來,陸廠蔚來汽車正式攜手台灣固態電池業者輝能科技,合作發展新一代的固態電池電動車;22日雙方在輝能桃園廠舉行戰略合作協定簽約儀式,蔚來將於短期內打造採用輝能MAB固態電池包的電動乘用車樣車,在大陸各地不同氣候環境下進行實際測試,做為未來雙方在固態電池電動車繼續深化合作的基礎。

為強化安全性及續航里程,國內外車廠陸續提出採用固態電池的相關計畫;蔚來此次選擇與輝能聯手翻轉動力電池技術,主要看中輝能固態電池在高商業化程度以及針對固態電池優勢而開發出的創新電池包建構技術。22日的固態電池電動車戰略合作協定簽約儀式由蔚來汽車電動力工程副總裁黃晨東博士與輝能科技總經理楊思枏代表雙方企業簽約,並有雙方多位經營階層人員出席見證。

楊思枏總經理指出,「輝能一直以來追求兼具效率與產業化前景的前端技術,目前全球的電芯技術至少還要十年才能趕上市場的里程需求,為了兼顧電芯穩定性與成本,我們不盲目採用供應鏈尚未完全成熟、出貨量少價格又貴的高活性正負極材料來激升電芯能量,而是提出了同時提升「電芯能量密度」與「電池包成組效率」的做法而創造出MAB多軸向雙極電池包技術,現下就能滿足市場期待。楊思枏強調,輝能團隊對於理念與技術能受到蔚來這樣充滿創新能量的夥伴認同而感到非常興奮,也期待雙方在即將展開的電池驗證及研發合作中能達到良好的技術交流,透過結合蔚來深厚的三電系統開發實力與輝能在固態電池耕耘多年的技術積累來創造全新、甚至更優化的MAB多軸向雙極固態電池包,共同將真正安全高效的新能源車帶入市場。」

蔚來副總裁黃晨東博士表示,「輝能科技在固態鋰電池技術研發方面擁有領先優勢。固態電池更安全、能量密度更高,將成為未來智慧電動汽車使用的主流電池產品形式。蔚來與輝能合作,預計在未來數個月打造固態電池樣車在各地作不同環境的測試,透過積極擁抱電池技術升級,不斷提升智慧電動汽車用戶體驗。」

輝能 續獲創新界奧斯卡獎


以固態鋰陶瓷電池先鋒快速竄起的輝能科技繼今年一月在美國CES展以電動車固態電池包拿下創新獎殊榮後,在美國時間2月12日公布的EdisonAwards獲獎者名單中,首次參賽的輝能科技再名列榜單前三,彰顯其創新研發實力。

  鋰電池是一項被發明40餘年的基礎化學技術,平均10年才有一個技術進展,乍看並不「高新」,鋰電池還能怎麼創新?輝能如何能屢屢在眾多前端科技產品中突圍,獲得各大創新獎項的肯定呢?

  輝能坦言,電池是基礎科學技術,如何製造出安全又具能量密度發展性的電池。輝能不只成功量產固態電池,更首度將電池包方案結合BiPolar+(雙極電池)技術及替固態電池量身訂做機構設計,創造出完全不同於傳統電池包構造的解決方案,最大程度的簡化電池包內冷卻系統、連接線材與保護機構,,將電池芯的空間占比拉升至75%,較傳統電池包高了35%左右,而體積較傳統電池包縮小5成、成本降至7成,這代表電動車的行駛距離將有機會倍數增長,提升電動車對燃油車的取代性,加速電動車的普及。

  據指出,目前輝能的固態電池包已送樣給全球多家車廠規劃合作事宜,在2018年度便有多家車廠完成輝能固態電池的安全與電性測試,皆取得良好反應,預計2019年第四季將能正式與品牌合作發表樣車。

  4月4日輝能將出席EdisonAward的頒獎典禮,並於紐約世貿中心頒獎現場展出EV固態電池包解決方案,大家都將拭目以待次世代動力電池最新進展。

輝能科技突破固態電池技術瓶頸 將比擬液態鋰電池

近年的電動汽/機車市場逐漸火熱,不論是美國的特斯拉(Tesla)電動汽車,或是歐洲車廠聯合推出的IONITY,甚至是近年在台灣的GOGORO與光陽之間的電動機車競賽,都確實讓電動車進入民眾所關心的範疇事務中。而其中的核心競爭力,則是電池芯。

除了電動車之外,幾乎所有市售的三C產品,採用的都是鋰電池技術,也就是一般的液態電池,然而自從NOTE 7手機發生爆炸事故後,社會才意識到,原來手機中的電池並不安全,這也造成電動車廠人心惶惶,因為光是一台特斯拉Model 3車款,裏頭就至少有七千顆鋰電池,以六顆鋰電池等於一顆手榴彈的威力來比喻,開一台Model 3等於隨身攜帶著一千多顆手榴彈在路上跑,這就導致車廠不得不慢下來,細細檢視其能源管理以及安全性問題。

為此,台灣一家科技公司花費十來年時間,專注於固態電池的研發,它就是輝能科技,固態電池有什麼好處呢?最大的優點就是安全,無論是被穿刺、高溫、撕裂,都不會有爆炸的風險,然而缺點也很明顯,就是成本高,電池特性差,但輝能科技則克服種種缺點,將原有電池特性問題解決,包括導電(電池密度)、量產等問題。

固態電池的電解液,目前有六種可行材料,包括氧化物、氰化物、鹵化物、硫化物、固體聚合物以及薄膜式,目前氰化物和鹵化物沒有人深入研究,固體聚合物則是性能太差,硫化物則有SDI、LG、三星等韓系及日系廠商正在研發,但並未有具體結果,薄膜式則最為困難,曾有廠商投入高額經費卻不了了之,而輝能科技則是在氧化物的研究上,突破了瓶頸。

自從去年突破瓶頸後,輝能科技也進行一連串的測試,包括百度以上高溫、零下30度低溫、地球外低壓真空甚至是400米以下的高壓,都可以保持充放電正常,另外透過結合軟性印刷電路板的技術,以及堆疊式串聯技術,因此可以突破製程上的瓶頸,解決氧化物自有的問題。

因此除了三C電子廠、電動車廠外,許多有特殊規格需求,或是嚴苛測試環境的實驗廠商,都相繼找來輝能科技合作,輝能科技發言人Lisa也說道,或許五至十年後,三星他們會突破硫化物的技術瓶頸,但我們仍會繼續研發,維持五年以上的技術領先。

輝能渾身是勁 軟板電池成穿戴利器


輝能科技是專職研發鋰電池芯的廠商,透過自家的「軟板薄型鋰陶瓷電池」(FLCB)技術,維持一定的電池續航力,讓電池體積更薄、更輕且可撓曲。此特性讓電池能充分應用更多創新領域上,例如結合信用卡功能的智慧顯示卡、穿戴式產品,甚至服飾、航太、軍用等更多物聯網領域。
此外,新技術未來還有望跨入電動車市場,進而改變人類生活。
輝能核心競爭力在於獨特的固態鋰電池創新技術。該公司2006年底成立,至今在全球已有67項專利;範疇包含產品、技術、機構、化學系統、設備、製程、應用等。
輝能的產品不論在外觀或技術上,都打破以往鋰電池技術,大膽採用軟性電路板和固態電解質,實現鋰電池超薄化、撓曲化及安全化的可能。
輝能科技總經理楊思枏指出,輝能的產品不會發生漏液、起火或爆炸等危險,也增加各領域新產品應用的設計彈性。而全平面印刷、塗佈的製程與設備,是輝能與廠商共同設計、開發完成。
「軟板薄型鋰陶瓷電池」技術是將傳統電池內的電解液以固態鋰陶瓷電解質(Lithium-Ceramic electrolyte)取代,並結合軟性電路板,製造出可自由彎曲、不會漏液、無易燃性物質,即使受到穿刺、撞擊、切割後,仍能安全放電的軟性電池。
創新應用 將導入救生衣
「軟板薄型鋰陶瓷電池」可以像紙一樣任意彎曲,厚度最薄則可達0.38mm。其超薄、可撓曲、和創新固態電解質技術帶來的安全性,創造出很多一般鋰電池做不到的的新應用,例如可以放入智慧手表用的表帶內,或應用生物醫療用的溫度貼片,甚至飛機上使用的救生衣等。
輝能表示,穿戴式產品因為貼近身體,產品的安全性要更高。以現有廠商研發的智慧鞋來說,若是裡面有電池,一旦使用者跌倒、遇到穿刺時,電池會有爆炸的疑慮。
但是,輝能的電池沒有此問題,成為廠商設計穿戴式產品的首選。
此外,在一些特殊使用環境,例如飛機上因安全要求,不准使用電池。過去有企業研發將救生衣新增GPS定位功能,但因每件救生衣都需要放置電池,這個問題一直無法解決。
輝能正與相關業者、飛機製造商合作,未來市面上可望看到輝能的電池應用在救生衣。
卷式生產 加速量產規模
楊思枏表示,「軟板薄型鋰陶瓷電池」能擴大應用在消防、飛航、軍事等領域,形成競爭對手難以跨越的技術門檻。未來此技術甚至可望取代傳統鋰電池,成為輕薄、可撓、穿戴、物聯網等產品的關鍵零組件。
台灣科技業目前跨入電池領域多半是消費性電子的電池模組產品,輝能專攻上游的鋰電池芯技術。
此外,輝能今年正式導入更大尺寸(Large Footprint)的電池,做為電動汽車及ESS(Energy Storage System)領域的電源解決方案,並在製程上導入全球唯一卷式生產(Roll to Roll),此製程能加速量產規模。
楊思枏表示,電動車是次世代電池領域最大應用,市場商機龐大,雖然這部分投入的困難度極高,「輝能將持續往這方向前進」。
日本軟銀 最大支持者
輝能科技擁有劃時代的技術能力,背後有一家國際知名投資者全力支持,他正是日本軟銀。
輝能科技總經理楊思枏說,軟銀持股三成,是最大法人股東,其他主要股東就是公司經營團隊。他透露,原先包括禾伸堂、漢微科等大廠都有意願投資,但是輝能傾向股東為純財務投資。
軟銀多年前曾投資當時還「不太起眼」的阿里巴巴,隨著阿里巴巴成為中國大陸電商龍頭,軟銀投資獲利相當可觀,因此,軟銀選擇的投資目標備受市場矚目。
近期軟銀與鴻海攜手合作智慧人型機器人「Pepper」。軟銀投資輝能,讓輝能成為軟銀在台少數投資的企業。

楊思枏放棄教職 打造帝國

技術出身的輝能科技總經理楊思枏白手起家,今年輝能營運規模持續擴大,並與國際大廠一較高下,憑藉的是專注與永不放棄。

楊思枏說,「人生的機會都是均等,有時候每個轉彎的路口,都可能替未來埋下伏筆」,只要人生有目標,過去的辛苦都可以慢慢收穫。今年才40歲出頭的楊思枏,台大化工系、台大材料所畢業,他原本可以擔任教職,卻毅然決定創業。

楊思枏說:「我是目標導向的人。」念國中時,他就已經決定未來要走創業的路。

由於爺爺、爸爸都是創業家、有自己的事業,他從小就立志目標,成為家中第三代創業家。

當時有人勸他,「若想做實業家,最好去工廠學」。因此,當時他放棄直升博士的機會;在同學幾乎投入半導體相關領域時,他卻投入平面顯示器與能源領域10年時間。

楊思枏曾在鴻海集團旗下F-臻鼎前身鴻勝工作,當年是RD負責人,後來因公司政策改變而離開,但也開啟他的創業之路。

楊思枏說:「一切都是因緣際會,若是當年沒離開,可能到現在都還沒有創業。」他同時也透露,南韓大廠三星一直都想要輝能的技術與電池,讓他更體認到要相信實力,因為「沒有實力,就沒人幫助你」。

楊思枏直言,若同業將來要互相合作,規模也必須要達到一定程度,因此輝能必須不斷在技術上扎根,持續創新。這項產品…跟紙一樣薄

輝能科技研發出全球第一款超薄、高容量、「像紙一樣彎曲」,且不會漏液、起火或爆炸的鋰離子電池,對於產業面帶來正向的改變,輝能科技總經理楊思枏說,公司為100%自有研發技術,才能在國際市場嶄露頭角。

輝能科技成立於2006年,至今10年,「前面六年都在開發,後面四年則專注在設備投產、準備量產」。

輝能今年再度參加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並展出許多產品,除已上市的FLCB「軟板薄型鋰陶瓷電池」系列產品、PLCB「軟包鋰陶瓷電池」系列產品外,還展出最新款的ELCB「高體積能量密度鋰陶瓷電池」及各系列產品的應用與測試實驗。

雖 然現在輝能產品還沒大量使用在消費型電子產品上,但先前PLCB「軟包鋰陶瓷電池」開發出來的電池產品,就使用在宏達電手機One Max的皮套中,HTC 在One Max的電池皮套上蓋的部分加入輝能產品,運用PLCB的輕薄特性,在嚴苛環境下具不爆炸、不膨脹、不漏液的特性,讓手機有更新、更方便的充電方法。

政府看優勢:不怕彎曲 商機火紅

經濟部通訊產業發展推動小組副執行秘書施煥旭指出,輝能科技的技術運用方式很特別,隨著未來穿戴式產品成為趨勢,這種可摺疊的電池將會有更多應用。

施煥旭表示,輝能有三大特色。第一、一般鋰電池的特性,彎曲時裡面的材料會跑來跑去,因此穩定性不佳;但是輝能的電池即使被剪開、大力搓揉、用火槍燒都不會爆炸。另因採用「固態電解質」,任何情況都不會漏液。

第二、因為這些特性,加上科技產品發展愈來愈輕薄短小,讓輝能的產品可廣泛應用於可撓式、可攜式的穿戴式等電子產品。

施煥旭解釋,例如智慧衣若內裝輝能的電池,不僅能符合衣服「軟軟」的特性,衣服內加了一塊電池也不會覺得突兀,而且這個電池還「能彎」。

第三、市場開始發展物聯網,預料電池應用將更為廣泛,電池產業也將迎來一輪新的機會。

施煥旭分析,「畢竟物聯網的產品放在戶外,不希望很快就沒電,而且可能一些聯網的裝置會放在特殊場域,電池也需要配合地形地物」。輝能的電池會有一定的市場。

施煥旭說,就像是電動機車Gogoro,未來若家中也可以充電,將具有一定的商機。此外,一些特殊的機器因為造型需要彎曲,例如太陽能面板等,就可使用輝能的電池。

輝能鋰陶瓷電池 效能升級

軟板鋰陶瓷電池製造商-輝能科技,將在今年2016 Computex展出最新的鋰陶瓷電池技術,針對原有的FLCB可彎曲軟板鋰陶瓷電池及PLCB的鋁塑模封裝的軟包鋰陶瓷電池,將舊有的化學系統提升,版本從AP02提升到AP04,體積能量密度不但提高,充放電能力的表現也提升、更能夠在嚴苛的環境之下承受高溫85℃/14天、以及耐低溫-40℃/3個月的儲存,仍無鹽析出問題,對於一般鋰電池做不到的事,輝能的鋰陶瓷電池做到了。

除此之外,輝能也揭露ELCB 高體積能量密度鋰陶瓷電池Prototype樣品,鋰金屬負極及輝能獨家專利 Logithium 技術,能量密度為一般鋰電池的1.2∼1.5倍,也是繼1990年後,世界上第一款成功將鋰金屬導入負極,同時克服鋰枝晶所造成的短路及鋰金屬材料本身的活性問題,2016 ELCB初期體積能量密度可達810Wh/L,目標2019年提升到1100 Wh/L,導電性更高,體積能量密度更高。

另外,輝能Antenna Cell天線電池一舉榮獲今年2016 BC Award Computex年度最佳產品獎及2016 d&i Award創新設計獎雙料殊榮,天線電池是世界上第一顆將天線直接整合在電池芯上的電池,適合需要無線充電及薄型化的應用,像是智慧顯示卡(包含生物辨識、多卡合一、一次性密碼)及穿戴式裝置(如貼片、GPS鞋墊、智慧衣)。

輝能Antenna Cell天線電池優勢包括:可為卡片增加3倍電容量;超高安全性:無論是剪切、撞擊、踩踏及穿刺後皆不會起火爆炸;超薄(<0.45mm)、可彎曲;簡化製程,對於智慧穿戴的無線充電技術,將引導下一個領域。

在2016 Computex展上,輝能將呈現更多有關穿戴裝置的諸多應用及概念產品,如:帶電錶帶、智慧皮帶、智慧安全帽、智慧衣、救生衣、多功能智慧金融卡、觸控筆、電子菸…等令人驚豔的產品。

穿戴裝置用鋰電池技術競賽 輝能FLCB拔得頭籌

穿戴式裝置的設計重點與一般3C電子產品不同,由於是穿或貼附在身上,所以考量的因素反而不是3C產品在追求的高效能,而是「安全」,和超薄柔軟的「舒適」、其次才是「便利性」與「個人風格」。因此各大國際廠商無不競相發展相關技術,尤其是穿戴的最後一哩:鋰電池。

 一般傳統鋰電池礙於技術瓶頸,無法自由彎曲、薄型化能力有限、更別提安全問題。歷經多次筆電回收、手機爆炸、火燒車、火燒飛機等事故的改善,到現在仍有充電器用原廠款iPhone 6s Plus還是炸裂、Tesla在挪威充電站充電時突然起火的消息。

 在這場技術難度極高的研發競賽上,日、韓、美10幾年前就起跑,台灣起跑雖慢,但卻跑得最快。輝能科技的「FLCB(FPC Lithium Ceramic Battery)軟板鋰陶瓷電池」率先拔得頭籌,在2012年2月日本電池展(Battery Japan)中亮相後,旋即在2013年底量產並開始出貨。

 電池芯厚度僅0.38公厘,可反覆彎曲,甚至被落摔、撞擊、刺穿、剪斷或火燒,FLCB軟板鋰陶瓷電池都不會起火、爆炸、或燃燒,非常安全。由於FLCB超薄、可彎曲、超安全的特性,吸引眾多穿戴裝置廠商的採用;2014年中的台北國際電腦展,輝能即展出了全球首件「智慧表帶」概念產品,將電池芯直接成型在表帶裡,可使智慧手表電力增加為2倍,反覆穿脫4年仍維持正常運作。隔年又連續展出了已內建FLCB的客戶產品「智慧皮帶」,做為智慧手機的充電器使用、或者是改放GPS和感測器來作為老人追蹤照護用。去(2015)年輝能科技繳出營收成長22.5倍,相當亮麗的成績,在訂單持續成長、新客戶挹注之下,樂觀看待今(2016)年度的營收可達新台幣7.8億元。


輝能鋰電池可彎曲

物聯網及穿戴式裝置市場近一年迅速成長,但卻都受制於既有鋰電池尺寸及形狀的限制,以及續航力不足的問題,影響物聯網及穿戴式市場進一步的發展。台灣業者輝能科技(ProLogium)所量產的可撓式鋰電池技術打破目前的限制,這款全名叫「FLCB軟板鋰陶瓷電池」的技術,可隨各種穿戴式裝置型體做可任意變化自由彎曲,以達到更長的電池壽命,使物聯網穿戴式裝置邁向一大步。

輝能的「FLCB(FPC Lithium Ceramic Battery)軟板鋰陶瓷電池」,已率先在2013年底上市量產,電池厚度僅0.38公厘,可自由彎曲。目前已成功被英國、日本公司採用設計在皮帶及鞋墊裡並開始銷售,CNN、BBC和日本東京電視台都有相關採訪報導。其他應用如智慧安全帽、智慧手錶錶帶、及溫度貼片、智慧顯示卡、溫度標籤等,也都已導入產品設計中。由於軟板鋰陶瓷電池是全球唯一採用「FPC軟性電路板」為基材及封裝材的鋰電池,因此該電池還擁有結合各種主被動元件一體成形的可能性。

為擴大在物聯網的市占,輝能更進一步於今年2015第二季完成多功能電池的研發,宣布「Logic Cell 邏輯電池」、和「Antenna Cell天線電池」的問市,這2種多功能電池,分別整合了智慧顯示卡的Keypad按鍵和邏輯線路,以及可以「邊用邊充」概念的無線充電用Antenna天線在電池背面,因此電池面積加大,容量和續航力自然隨之提升。完全符合物聯網穿戴式裝置輕薄、服貼可撓曲、及高續航力的需求。

穿戴式裝置的最佳能源方案:輝能FLCB電池

要在電池技術上創新,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不僅因為材料的使用難以突破,製程和應用也非常有侷限性,但輝能科技打破了這些障礙。他們自行研發的超薄軟板鋰陶瓷電池(FPC Lithiun-Ceramic Battry, FLCB )不僅突破製程的障礙,更把電池的應用拓展到無限大,並贏得今年COMPUTEX d&i award。

FLCB是全球首個採用FPC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軟性電路板為電池基材及封裝材料的電池,以全印刷、塗佈的方式,製作出像軟性電路板一樣薄、一樣可以彎曲的電池,完全顛覆了傳統鋰電池在外觀及製程上的限制。

因此,FLCB的外觀如同紙一樣輕薄、可撓曲,還可以客製化多組負極端點,或延伸出軟板、軟排線連接到電路板,取代一般的電線或連接器。同時,FLCB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可以使用捲對捲方式生產的鋰電池。

在電池化學系統的部分,FLCB採用的是鋰陶瓷(Lithium-Ceramic)的類固態電解質 (Solid-like lectrolyte),克服了傳統電池可能漏液的風險,不僅電性與一般鋰電池類似之外,FLCB在本質上更安全。即使經死折、撞擊、穿刺、撕裂、或火燒 (700-1300 °C 高溫 )的破壞,也不會起火或爆炸,堪稱是全世界最安全的鋰電池。

輝能科技行銷部副理許容禎表示,輝能科技成立於2006年,但目前已有產品出貨給客戶了,並在去年於中壢建了新的廠房,以提高產能。這個進度對鋰電池產業來說,是個快到不可思議的成就,因為鋰電池要商業化至少要十年以上,而他們只花了7年就做到了。

「我們用最少的支出、最短的時間,完成超薄鋰電池的研發與量產。」許容禎說。

而之所以能夠有如此迅速的進展,全來自於總經理楊思?對於研發的執著。許容禎透露,為了研發出超薄、可撓、安全又耐用的鋰電池技術,楊思?花了兩年的時間,待在父親的小閣樓裡進行實驗,最後終於研究出能夠使用FPC製程生產的超薄鋰電池。

楊思?研究出成果後,便著手進行電池改良與量產的工作,並成立了輝能科技。也由於有了楊思?兩年的研究基礎,讓輝能科技的發展得以一帆風順,從最早的6名員工,到現在已有約170名的員工,包含中壢一間全新的生產廠房,以因應急速增加的訂單。

輕薄、可撓的電池或許聽起來不是很令人興奮,但如果它的蓄電力和壽命比一般的鋰電池更好,那就是個殺手級的產品。許容禎強調,由於FLCB電池使用軟性電路板、固態陶瓷電解質,以及特殊的負極封裝技術,因此達成了安全、超薄、可撓、密度高與能大尺寸生產的特色,尤其是密度的部分,FLCB電池的容量可達780(wh/l),是目前鋰電池的1.5倍,加上能夠大尺寸生產,因此應用的範圍非常廣。

特別是現在正是穿戴式裝置蓬勃發展的時代,輝能科技的FLCB電池更是絕佳的解決方案,不僅能夠滿足穿戴式產品輕薄可撓的需求,甚至還可以放進產品裡直接進行生產。許容禎指出,FLCB電池能夠耐高溫高壓,因此可以用於塑膠射出的流程,達成完美的客製化造型。目前已經有數家國外的業者將FLCB電池用於新一代的智慧手錶上。

FLCB電池現在的主要應用領域是3C配件、RFID、智慧卡與穿戴式裝置,未來兩年則將拓展至行動裝置與3C產品上,例如平板電腦和NB;2017~2018年則希望延伸至汽車與家電上。所以不只有小東西,輝能科技也希望做一些很大的產品,讓FLCB可以無所不在。

「希望有一天,FLCB可以完全的取代傳統的鋰電池。」許容禎說。

輝能鋰電池FLCB 輕薄安全

輝能科技將於今年4月10日至4月11日受邀至北京的「2013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IDF)」展出FLCB(FPC Lithium-Ceramic Battery)超薄軟板鋰陶瓷電池及其相關終端產品應用,據了解,該款鋰電池為目前業界最輕薄鋰電池,受到Intel及國內外智慧型手機廠商的重視。

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簡稱IDF)是由英特爾主辦的全球性技術講座盛會,每年舉辦一次,包含主題演講、技術專題講座以及技術展示等內容組成,主題演講的演講者一般是英特爾高層人士,研討會的內容多是與英特爾針對未來技術發表趨勢及看法,也是各大廠商展示先進技術的絕佳舞臺。

打破所有傳統鋰電池外觀形式及製程,輝能科技以FPC軟性電路板為基材,結合LPB,研發出厚度僅0.32mm,目前業界最薄、且可以彎曲的鋰電池FLCB(超薄軟板鋰陶瓷電池),不但電容量高,且不漏液、不發燙、不爆炸,安全性極高,目前正積極搶攻3C產品市場;包括智慧型手機充電背蓋或皮套、超薄筆電市場,將有機會改寫目前鋰電池市場規則,滿足未來真正超薄和真正「軟加軟」跨界整合的軟性電子時代需求。

目前該項技術,已獲17項專利認證、公開8項專利,另有24項專利申請中,輝能預計今年下半年將完成第一階段擴廠量產,未來2年內亦將增資進行第二階段和第3階段的擴廠計劃,並建立世界上第一個採捲對捲生產方式,進行組裝自動化的鋰電池製程。


輝能科技公司簡介

輝能(PLG)自成立以來,經過7年的粹鍊,以穩健的步伐,紥實地從初設立的1人實驗室,至296坪大的試量產廠辦,到現在擴建完成的2300多坪量產線。輝能(PLG)的經營目標是:以最創新的技術與產品、及最快速的服務,為客戶及消費者提供最有競爭力及最好用的產品、以增進人類的生活品質。

自輝能(PLG)成立以來,我們相信:唯有創新的技術,才能真正為客戶帶來價值。也唯有持續不斷的改善、良好的品質、快速的回應,才能讓客戶滿意、感受到我們服務的用心。 獨特的技術研發能力是在不斷變化的資訊工業時代取勝的關鍵,這也是輝能(PLG)科技勝出的原因所在。除了領導人卓越的創新發明、以及研發團隊和工程單位不斷的自我要求進步之外,同仁們也把工作當作自己的事業一般努力拼命,使得我們能夠以優越的技術超越全球的競爭對手。面對新世紀的挑戰,輝能(PLG)會不斷地透過延攬菁英新血、建立技術深度、及擴大經濟規模,發展出健全、高成長力的公司。

輝能科技公司基本資料

統一編號 28224797   
公司狀況 核准設立  
股權狀況 僑外資
公司名稱 輝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進口廠商英文名稱:PROLOGIUM TECHNOLOGY CO., LTD.) 
章程所訂外文公司名稱  
資本總額(元) 500,000,000
實收資本額(元) 366,245,000
每股金額(元) 10
已發行股份總數(股) 36,624,500
代表人姓名 楊思枬
公司所在地 桃園市中壢區自強七路6之1號
登記機關 桃園市政府
核准設立日期 095年09月29日
最後核准變更日期 110年06月11日
複數表決權特別股
對於特定事項具否決權特別股
特別股股東被選為董事、監察人之禁止或限制或當選一定名額之權利      無
所營事業資料 CC01090  電池製造業
F113110  電池批發業
F119010  電子材料批發業
CC01110  電腦及其週邊設備製造業
F113050  電腦及事務性機器設備批發業
 

輝能科技董監事持股

序號 職稱 姓名 所代表法人 持有股份數(股)
0001 輝能科技董事長 楊思枬 Prologium Holding Inc. 36,624,500
0002 輝能科技董事 Yang Yuan Lin Prologium Holding Inc. 36,624,500
0003 輝能科技董事 張銘如 Prologium Holding Inc. 36,624,500
0004 輝能科技董事 Chauncey Shey 薛村禾 Prologium Holding Inc. 36,624,500
0005 輝能科技董事 林煜喆 Prologium Holding Inc. 36,624,500
0006 輝能科技董事 Dmitry Belov Prologium Holding Inc. 36,624,500
0007 輝能科技董事 Alan Anlan Song宋安瀾 Prologium Holding Inc. 36,624,500
0008 輝能科技監察人 陳水來 Prologium Holding Inc. 36,624,500
 

與我聯繫

輝能科技未上市想要買賣交易的問題或想詢問輝能科技股價,可以直接加LINE聯繫未上市陳先生

輝能科技股價交易LINE

輝能科技股票的交易流程

交易流程如下:

1.報價撮合:

買賣方提出要投資輝能科技或要賣輝能科技時,未上市專業投資人陳先生都會先行報輝能科技的價位等,彼此協議出雙方同意的成交價格;成交後,按照約定的價款、股票交付方式進行下個流程。

2.賣方:約時間及地點交付輝能科技股票

未上市股票有實體股票的交割方式跟無實體的集保交割(375券商辦理或671帳戶匯撥)方式,要先確認好是哪一種。

賣方賣股:當雙方協議好成交價後成交,未上市專業投資人會先與賣方約定時間地點進行股票交割流程,當到了現場時(375無實體則要約集保庫存所在的券商),確認賣方股票及印章沒問題時,則馬上匯款,當匯款確認收到時,則會用印,完成後銀貨兩訖了。股款都是透過電腦匯款,立即會入帳,過去地點都會約在銀行刷摺確認,但現在手機網路銀行查詢入帳方便,所以現在都以賣方方便的地點為主。賣方要備妥「股票」、「原印鑑」、「出讓人姓名與身分證字號」。(375無實體則是準備券商集保存摺、身分證、開戶印章)

3.買方:辦理過戶後約時間地點交付股票:

當雙方協議好成交價後,會確認股票是實體股票還是無實體股票,確認後未上市專業投資人會向買方收取身分證影本及印章(新戶會代刻印章)並確認股票交付的時間及地點,然後帶股票至該股票發行公司股務部門或所委託的股務代理機構,完成過戶的手續,並依與買方約定的時間地點,交付股票及收取款項(通常會用匯款方式所以比較常約在買方要匯款的銀行),買方會取得1.完成過戶自己名下的股票、2.證交稅單(紅色)3.印章。(如果是375則會約在買方的券商,辦理匯入買方的集保)

4.如何確認輝能科技股票真偽?

買方若需確認輝能科技股票真偽無誤,可以在過戶完成後聯絡輝能科技的股務機構、確定股東姓名與股東戶號相同也可確認股票正面的號碼與股務留存的號碼是否一致。

注意事項:

輝能科技是未上市股票也是有價證券,建議當面交易,銀貨兩訖,避免郵寄過程遺失引發爭議。除非協調好遺失責任對方付完全責任,否則還是以當面交割較為安全。

相關產業連結

泓辰材料股價多少??(宏瀨科技更名)泓辰電池材料股票交流的最佳選擇

台泥循環能源股價多少?台泥循環能源股票交流的最佳選擇

輝能科技股價多少?

輝能科技是未上市股票,輝能科技股票已經有在私人間交易,通常未上市價格波動是依據買賣人氣變化而決定,網路上有許多網站都有呈現個股的買價及賣價,從那邊資訊可以得到一定的輝能科技股價行情參考,這樣就不會出現投資人買入或賣出偏離行情價位,而想要買進或出售手上的股票,可以與未上市投資人陳先生聯繫,協議雙方彼此同意的價格交易。

輝能科技未上市如何交易?

輝能科技因為是未上市,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想要買賣都歡迎與未上市投資人陳先生聯繫,可以先雙方討論價格,之後都是銀貨兩訖,可靠安全。

輝能科技怎麼買?

輝能科技因為是未上市,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想要買歡迎與未上市投資人陳先生聯繫,可以加入LINE好友,先雙方討論價格,之後再辦理後續過戶事宜。

輝能科技怎麼賣?

輝能科技因為是未上市股票,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想要賣的股東歡迎與未上市投資人陳先生聯繫,可以加入LINE好友,先雙方討論價格,之後再辦理後續過戶事宜。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