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華聚能科技股票值得投資嗎??
這個問題通常需要要自己問自己,
對於聯華聚能科技這家公司是否瞭解?任何投資都建議事前做足功課,
別人的建議都只能僅供參考,
社會上也有針對未上市個股整理好的投資報告書,
但對於那種報告書建議要抱持謹慎小心,
建議書的內容不全然真實,投資人應該要多方求證,
才不會上當受騙。
這部落格整理近期未上市聯華聚能科技股票相關的資訊,
方便投資人能快速瞭解公司的訊息
聯華聚能科技股票代碼?
因為是未上市公司所以還沒有代碼,
而交易上只能透過私人間交易
對於聯華聚能科技未上市好嗎??聯華聚能科技股價多少??
聯華聚能科技股票的交易相關問題
歡迎直接加LINE聯繫未上市陳先生~或者來電
目錄
本站提醒
此文章純粹整理媒體報導新聞,方便了解公司的相關訊息,不代表其公司有對外流通股票,
文章內容皆來自媒體,報導內容的真實性,還請版友們自行求證。
另外本站並無任何推薦、銷售、勸誘投資股票之行為,請別找我推薦股票。
歡迎版友們一起討論交流此公司訊息如股價、公司新聞、市場流動性之類的訊息
如有造成公司困擾,還煩請私訊告知,將立即處理
聯華聚能科技股價參考
聯華聚能科技未上市新聞整理
全台第1張可營運自駕車試車牌 桃園虎頭山園區推動無人載具有成
台灣好新聞 記者黃駿騏/桃園報導
桃園市政府配合經濟部積極推動無人載具科技,成功推動「虎頭山創新園區」為自駕研發基地,並拿到第1張「可營運」自駕車試車牌,13日下午舉行「全台第1通過無人載具創新實驗計畫記者會」,桃園市長鄭文燦強調,期望未來能帶動更多在地廠商投入自駕產業的行列,讓桃園成為台灣自駕車聚落形成最重要的發源地。
經濟部技術處於107年12月公布「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並於108年10月25開始受理申請。桃園市政府設置「虎頭山創新園區」提供廠商最好的自駕研發測試空間,促成聯華聚能及鑫威汽車兩家桃園在地車廠的合作生產,將能帶動更多桃園廠商投入自駕產業的行列。
而勤崴國際公司為虎頭山園區車聯智駕中心營運商,成為全台率先通過經濟部審查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的廠商,拿到全台第一張「可營運」的自駕車試車牌。
交通部長林佳龍、桃園市長鄭文燦等人共同試乘無人載具。
桃園市長鄭文燦13日下午14時在市府經發局長郭裕信、資科局長陳崗熒、地政局長陳錫禎、桃園航空城公司董事長王義川、交通局副局長楊鐘時、桃園區長陳玉明的陪同中前往桃園區虎頭山創新園區,出席「桃園虎頭山園區自駕訓練大成功 全台第1通過無人載具創新實驗計畫記者會」,交通部長林佳龍、行政院政務委員龔明鑫、國發會產發處副處長陳瓊華、經濟部技術處長羅達生、經濟部中企處主秘陳國樑均蒞會參加。
鄭文燦市長於致詞中指出,「虎頭山創新園區」原為海巡署使用,經協調將營區遷移至蘆竹區海湖靶場,並由市府花費2億元、中央補助5.2億元經費,代建海巡署訓練中心,而將虎頭山營區轉型成立車聯智駕中心及資安物聯網中心,提供全國智慧駕駛研發與車聯網資安輔導服務。
園區自去(108)年6月18日蔡英文總統主持開幕以來,成功吸引國內外許多自駕車、車用零件業者及海內外重要貴賓進行技術交流參訪,目前園區一期44席開放席位及6間獨立辦公室招商已進駐額滿,仍有許多物聯網新創業者積極詢問進駐空間,更在今(109)年1月31日即完成無人載具測試,實屬不易,代表推動產業生態已有相當成績。
鄭文燦說,桃園有三大車廠、眾多零組件廠、中華電信研究院等,加上鄰近台北地區的系統廠商已相當成熟,是適合發展無人載具產業的城市;桃園也將陸續推動大園客運園區、中壢青埔區域以及大溪區石門水庫等場域實驗運行,串聯觀光旅遊與低碳轉乘,提供給各個測試廠商使用。鄭市長也說,無人載具應用發展,從封閉場域到開放場域的過程,需要牌照、也需要實驗補助,經濟部「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通過以後,對國內產業發展確實帶來很大的幫助。
交通部長林佳龍表示,因應5G時代來臨,如何讓智慧交通克服許多技術上的問題,並確實跟未來交通產業、交通治理密切相關,是交通部刻不容緩的職責所在。桃園「虎頭山創新園區」無人載具推動有成,可以看到鄭市長的積極任事,也是實驗創新當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交通部也將持續改善法規環境,讓台灣未來整體產業的創新條件發展得更好,也讓各地方政府在推動智慧交通與科技應用上都能開花結果。
經發局長郭裕信表示,「虎頭山創新園區」一期園區內,由臺灣中小企銀、信保基金、中小企業聯輔基金會成立了桃園市創新創業服務辦公室,協助桃園市新創事業籌措資金,截至109年1月31日全市累計核貸件數共48件,核貸金額計6,020萬元。園區除了提供專業的研發環境,也成為國內外產官學研單位,體驗自駕車科技的首選勝地。截至今(109)年1月底統計,共接待超過80組海內外來賓及媒體,超過2000人次搭乘自駕車,提升產業界與民眾認識自駕車科技帶來的便利。
郭裕信也說,目前市府正積極規劃園區二期開發,預計與中華電信合作,將虎頭山創新園區打造為5G的試驗場域,除了建立5G V2X 智慧紅綠燈與自駕車溝通號誌變化等車外通訊驗證之外,亦將透過5G高頻寬、低延時的特性,提供影音、直播、導覽、全像攝影等創新應用,希望藉由園區提供的超級電腦運算能力及未來5G的行動通信服務,吸引新創業者在較低的成本下,於園區內驗證物聯網相關方案。
電動車合作 聯華聚能與台塑簽署合作協議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國內兩大電動車產業龍頭聯華聚能與台塑集團,經過半年的規劃後,雙方於日前達成共識,簽署「新能源車輛合作協議」,未來將共同合作推動新能源電動車輛產業,發展新能源車輛平台及電動化動力系統,並整合產業供應鏈,強化國內新能源車輛產業發展。
台商回台方案累計投資金額已超過5637億元,其中,聯華聚能曾是台商赴中發展的典型案例,董事長官俊博曾任台商會長,如今不僅擴大在台投資,還加入台灣自製自駕車行列。
聯華聚能團隊是由台灣汽車生產廠、車輛測試中心(ARTC)、工研院等人才組成,提供EV車輛電動化系統整合技術方案、車用控制器開發及AI智駕產業用產品,例如無人巡邏車、危險物品無人運輸車、無人化載具等服務。
台塑集團汽車事業則包括車輛組裝、貨運物流、動力電池等,本身具備車輛動力電池、車輛生產製造等技術經驗與資源。創辦人王永慶於成立台塑車輛事業群時,亦以發展電動車輛為其集團的長遠目標。
在桃園市長鄭文燦與市府團隊的支持下,聯華聚能今年2月開始,規劃推動「都會共享EV電動車」,協助邁向綠能城市、智慧城市的願景。雙方簽署協議後,將共同發展都會小型電動車、電動物流車、混合動力貨車等,為新能源車輛產業帶來新的動力。
聯華聚能於8月23日通過經濟部核准的AI新能源產業6億投資計劃案,將與「自駕車產業聯盟」共同推動台灣自駕車產業,及本土AI智駕關鍵技術與零組件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