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虧16年 昇陽電池迎來轉盈曙光!經營團隊換血搭上台灣綠能列車

2024/03/11 07:00 文|林苑卿 從產業領頭羊淪落到連虧16年的後段班,昇陽電池經營團隊換血,並加快啟動企業轉型,今年終於有機會揚眉吐氣,扭轉長年虧損的頹勢。 昇陽電池的前身是昇陽半導體旗下能源事業處,2017年正當磷酸鐵鋰電池產業風起雲湧,順勢從昇陽半導體分割成立,成為當時產業界的新星。然而,昇陽電池卻歷經了長年虧損,終於在新任董事長姚松廷接手啟動企業轉型後,2023年才損益兩平。 1991年索尼(SONY)成功量產全球第一顆商用鋰電池,不過這顆三元電池,最大的缺點就是會有「易爆」的風險;接著2004年、2005年磷酸鐵鋰電池材料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頭,台灣必翔電能、昇陽半導體等也陸續在2005年投產具備高安全性的磷酸鐵鋰電池模組,在全球蔚為風潮。

中國補貼衝擊 陷長年虧損

其中,必翔電能是全球第一家生產磷酸鐵鋰電池的公司;昇陽半導體也在隔年、也就是2006年順利量產。這兩家公司的共同之處,就是背後都有姚松廷的身影。 早在1998年時,擔任磷酸鐵鋰電池公司—太電電能科技董事長暨總經理的孫道存就找上姚松廷協助蓋廠,並擔任太電電能的廠長,並於2005年達成量產目標。結果就在這1年,太電電能被必翔集團收購,更名為必翔電能高科技。 2006年時,姚松廷又被昇陽半導體延攬,將成功研發的磷酸鐵鋰電池技術技轉予昇陽半導體,並成立能源事業處,他也擔任該處資深協理,直至2008年離開。 然而,儘管2000年代台灣在磷酸鐵鋰電池產業居於領頭羊地位,當時台灣也已有台塑鋰鐵、尚志精密化學及立凱3家磷酸鐵鋰電池材料供應商,還成為中國磷酸鐵鋰電池製造商主要採購對象,帶動整體產業更加蓬勃發展。 可惜,相較於日、韓、中國,台灣內需市場規模太小、又無法綁定海外的出海口,因此在中國獲得政策補助迅速崛起之後,台灣廠商首當其衝,連昇陽電池也難以倖免,就這樣從2006年量產後連虧16年。 直到2023年聚界潔能創辦人張鑑紹、日昇投資、泓達投資等新的投資方加入,並找來姚松廷重新評估昇陽電池可獲利的發展方向,才發現扭轉頹勢的契機。 「葉總(葉展豪)、張會長(張鑑紹)找我回來,希望可以協助昇陽電池轉型,從專注在高功率的利基市場,轉型為跨入主流的儲能與電動車應用領域。」姚松廷接受《財訊》專訪時,透露自己當初臨危受命接下董座職務的背後關鍵原因。 過去,昇陽電池一直深耕如可攜式等高功率的利基型市場,量能難以放大;因此當葉展豪、張鑑紹邀請姚松廷負責公司轉型至主流市場,姚松廷也認為是值得放手一試的營運方向。 正巧,昇陽電池搭上2050台灣淨零碳排路徑,再加上綠電儲電風潮,台灣需求持續成長,便挾著逾五十項專利,2023年底接到50MW(百萬瓦)台電交易平台E-dReg的案場設備大訂單,挹注營收貢獻上看17億元。「光拿下這樣的案子,為我們的營收就帶來成長,預估今年營收有機會達到20億元。」姚松廷胸有成竹地說。

接連接大單 營收展望樂觀

另外,今年昇陽電池也接到縣市府電動貨車專案,預計將貢獻逾億元的營收。「無論是儲能或電動車,都希望可以在台灣實際案例先練兵,再以這些實績逐步拓展海外市場。」姚松廷觀察,美中貿易戰可望為台灣鋰電池製造商在全球應用市場開啟新的商機大門。 昇陽電池的新投資方和新經營團隊在2023年底順利拿下台電大單,同時辦理現金增資20億元之下,都看2024年業績,並在年底拚上興櫃,讓外界看到這家原本垂死掙扎的老字號磷酸鐵鋰電池廠商,來一場華麗的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