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新醫藥股價多少?仁新醫藥股票交流的最佳選擇

仁新醫藥股票值得投資嗎??

這個問題通常需要要自己問自己,

對於仁新醫藥這家公司是否瞭解?

任何投資都建議事前做足功課,

別人的建議都只能僅供參考,

社會上也有針對未上市個股整理好的投資報告書,

但對於那種報告書建議要抱持謹慎小心,

建議書的內容不全然真實,

投資人應該要多方求證,

才不會上當受騙。

這部落格整理近期未上市仁新醫藥股票相關的資訊,

方便投資人能快速瞭解公司的訊息

仁新醫藥股票代碼?

因為是未上市公司所以還沒有代碼,

而交易上只能透過私人間交易

對於仁新醫藥未上市好嗎??

仁新醫藥股價多少??

仁新醫藥股票的交易相關問題

歡迎直接加LINE聯繫未上市陳先生~或者來電

歡迎直接來電交流討論~0917-559-001<—-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LINE的ID是sander105,點擊此圖就可加入好友

0917-559-001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目錄

本站提醒

此文章純粹整理媒體報導新聞,方便了解公司的相關訊息,不代表其公司有對外流通股票,

文章內容皆來自媒體,報導內容的真實性,還請版友們自行求證。

另外本站並無任何推薦、銷售、勸誘投資股票之行為,請別找我推薦股票。

歡迎版友們一起討論交流此公司訊息如股價、公司新聞、市場流動性之類的訊息

如有造成公司困擾,還煩請私訊告知,將立即處理

仁新醫藥未上市新聞整理

仁新醫藥 搶下美國NIH主導開發乾性AMD口服藥授權案

去年10月間登錄興櫃的仁新醫藥,林雨新、王正琪、莊晧淵成為創業「黃金鐵三角」,成為台股最年輕的生醫團隊,三位創業夥伴的平均年齡不到40歲,堪稱台股最年輕且具戰鬥力的生醫團隊,林雨新擁有醫學背景帶領團隊勇闖國際新藥市場。

林雨新沒有家產萬貫的富爸爸光環,只憑厚實的醫學背景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工商管理碩士(EMBA)的校友身份,董事長林雨新在眾多知名國際藥廠的競爭下,一手搶下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發明且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主導開發的乾性黃斑部病變(Dry-AMD)新藥(LBS-008)的全球專屬授權案。

林雨新創辦的仁新醫藥以新創企業之姿打敗跨國百年藥廠,在國際新藥舞台迅速崛起,除仰賴其獨到的選題眼光外,另一決勝關鍵在於擁有具征戰實績的創業團隊──研發長王正琪與財務長莊晧淵,各司其職組成仁新營運的「黃金鐵三角」。

研發長王正琪與林雨新是老同事,目前兼任仁新美國子公司總經理。王正琪台大化學系畢業後直攻博士,在研究所期間獲選進入美國頂尖生物科技學院-史克利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擔任博士後研究一年;2016年再取得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EMBA,是生醫產業中少見兼具生物科技與商業管理背景的年輕女傑,擁有超過40件生醫領域共同發明專利。她於去年獲頒強生(J&J)旗下JLABS「傑出女性領導人」(Women Leadership)殊榮。

財務長莊晧淵則是林雨新的哥大EMBA學弟。莊晧淵兼具特許金融分析師及金融風險管理師資格,負責及完成多起國際知名的上市、投資及併購項目,包括蘇寧集團收購國際米蘭足球隊、人保資產管理公司的境外直接投資、萬達集團數十億美元的上市及多國地產併購、及中國農業銀行上市案;林雨新、王正琪、莊晧淵三位創業夥伴的平均年齡不到40歲,堪稱台股最年輕且具戰鬥力的生醫團隊,三個人組成的新公司在台灣新藥市場能否同步激起正向競爭火花,值得期待。

仁新醫藥黃金鐵三角 勇闖國際新藥

仁新醫藥去年10月登錄興櫃,創業「黃金鐵三角」林雨新、王正琪、莊晧淵,也成為台股最年輕的生醫團隊,三位夥伴平均不到40歲,其中,林雨新擁有醫學背景,帶領團隊勇闖國際新藥市場。

搶下哥大新藥專屬授權

董事長林雨新沒有家財萬貫的富爸爸光環,只憑厚實的醫學背景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工商管理碩士(EMBA)的校友身份,在眾多知名國際藥廠的競

爭下,一手搶下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發明且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主導開發的乾性黃斑部病變(Dry-AMD)新藥(LBS-008)的全球專屬授權案。

董座師承諾貝爾獎得主

林雨新分享說,他畢業於雪梨大學醫學院,取得醫學博士,在攻讀醫學博士時,除專注心血管疾病、神經學、免疫學等領域外,已開始協助國際大藥廠進行臨床研究與新藥開發專案,接觸藥物開發的資歷相當深且完整。之後在墨爾本大學接受專科訓練時,師承當時客座教授貝里.馬歇爾(Barry Marshall)博士。馬歇爾以證明幽門螺旋桿菌是導致胃潰瘍與胃炎的主因而獲頒2005年諾貝爾醫學獎,林雨新受他的影響甚深。

挑戰未被滿足的醫療

林雨新說,30多年前沒有人相信細菌可存活在強烈的胃酸中,都認為胃潰瘍是由於壓力、刺激性食物及胃酸過多所引起,因此甚至嘲笑馬歇爾的初始發現。後來馬歇爾以神農氏親嘗百草的精神,親自喝下幽門螺旋桿菌,再用抗生素治療獲得痊癒後,終於解開傳統對於消化道潰瘍、胃炎等難纏慢性病的致病謎團,震撼醫學界並改寫醫生用藥方式,變成可用抗生素在短期內治癒的疾病。

受馬歇爾博士訓練薰陶,林雨新種下挑戰未被滿足醫療需求(Unmet medical need)疾病的熱誠與企圖心,創立仁新醫藥後,更專注於尋找有潛力的新藥,在一次瀏覽全美國的藥物授權清單中發現了哥大的LBS-008與RBP4技術平台。

研發長跨生技、商管

林雨新創辦的仁新醫藥以新創企業之姿打敗跨國百年藥廠,在國際新藥舞台迅速崛起,除仰賴獨到的選題眼光,另一決勝關鍵在於擁有具征戰實績的創業團隊──研發長王正琪與財務長莊晧淵,各司其職組成營運「黃金鐵三角」。

研發長王正琪與林雨新是老同事,目前兼任仁新美國子公司總經理。王正琪台大化學系畢業後直攻博士,在研究所期間獲選進入美國頂尖生物科技學院-史克利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擔任博士後研究一年;2016年再取得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EMBA,是生醫產業中少見兼具生物科技與商業管理背景的年輕女傑,擁有超過40件生醫領域共同發明專利。她於去年獲頒強生(J&J)旗下JLABS「傑出女性領導人」(Women Leadership)殊榮。

財務長投資戰績輝煌

財務長莊晧淵則是林雨新的哥大EMBA學弟。莊晧淵兼具特許金融分析師及金融風險管理師資格,負責及完成多起國際知名的上市、投資及併購項目,包括蘇寧集團收購國際米蘭足球隊、人保資產管理公司的境外直接投資、萬達集團數十億美元的上市及多國地產併購、及中國農業銀行上市案。林雨新、王正琪、莊晧淵三位年輕且戰鬥力十足的生醫團隊,在台灣新藥市場能否同步激起正向競爭火花,值得期待。

仁新眼疾新藥 拚提前上市

仁新醫藥旗下所開發的「乾性(早期)黃斑部病變口服藥物LBS-008」的發明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眼科權威學者Dr. Petrukhin,上周來台親自說明哥大對授權給仁新的理念。

Dr. Petrukhin指出,兩年前台灣的仁新醫藥打敗全球五大藥廠,獲哥大授權「RBP4、CDC7技術平台」授權,因為哥大委員會經評估後一致認為,仁新醫藥的提案最為可行、也最有機會上市,因為仁新醫藥的「一藥雙用」的策略確實有機會縮短上市的時間。

仁新醫藥今(8)日將登興櫃,應為台灣罕見創辦兩年餘即挺進資本市場的公司,該公司獲得哥大獨家授權RBP4及CDC7新藥技術平台,均為市場首見 (First-in-class) 新藥,其中,黃斑部病變口服新藥正進行人體臨床試驗。仁新表示,該疾病目前仍無藥可醫,若二期臨床數據正面,有機會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提前核准,最快四年內就可上市銷售,可望創下另一項紀錄。

哥大之所以授權仁新,Dr. Petrukhin表示,哥大承諾合作夥伴之一的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將盡其所能將藥物帶上市場,以解決當前黃斑部病變無藥可醫的困境,因為NIH所花的每一分錢都來自納稅人。

經濟日報提供

另外,從仁新醫藥這兩年來的努力可見,該公司一直證明他們做得到,因為他們在取得藥物授權的一年內,陸續拿到美國FDA和歐盟EMA的孤兒藥資格,甚至取得FDA的罕見兒科疾病認定(RPD),RPD在新藥開發的早期階段就取得,尤為不易。

仁新透過「一藥二用」的開發策略,獨家搶下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兩大創新技術RBP4平台、CDC7平台授權,前者已開發出400顆潛在藥物,其中,LBS-008已進入臨床一期。國際已有多達145篇的學術報告證實RBP4與代謝疾病的緊密關聯性,未來可望被廣泛應用於各種疾病治療,商業價值無限。

除兩大技術平台,仁新旗下有四項開發中新藥,包括LBS-008、LBS-007(急性白血病、實質腫瘤)、LBS-009(非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第二型糖尿病)與LBS-002(原發性與轉移性腦癌)。其中,以LBS-008的進度最為領先,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主導開發,獲NIH「神經研究藍圖計畫」列為最具突破性進展的候選新藥。

台美聯手開發 造福病患

台美合作新藥開發,超越NIH期待。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主導開發的乾性(早期)黃斑部病變口服藥物LBS-008進度超前,該藥物發明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眼科權威學者Dr. Petrukhin表示,該產品之所以納入NIH神經科學研究藍圖計畫(Blueprint for Neuroscience Research),是因為我們不僅達到NIH要求的目標,甚至超越期待。

LBS-008是首項由NIH藍圖計畫主導從藥物探索到進入臨床試驗的候選新藥,NIH投入近1,000萬美元支持補助藥物探索至臨床一期的研發費用,同時,LBS-008是NIH神經科學研究藍圖計畫中進度最快且最具潛力的新藥,亦是該藍圖計畫的成功指標案。

Dr. Petrukhin表示,乾性黃斑部病變病人人口隨著平均壽命延長的逐年增加,美國政府非常重視該問題,尤其是目前無藥可醫,他以其研究結果向NIH證明,透過口服藥物的方式,將可降低黃斑部病變致病關鍵RBP4。

因此,NIH邀請Dr. Petrukhin的研究加入NIH藍圖計畫,除了提供研究資金,也提供新藥開發所需要的服務、產品製造(CMC)、臨床試驗顧問( CRO)及有關法規及商業顧問等。

Dr. Petrukhin表示,加入NIH藍圖計畫後,NIH要求他每六個月要達到數個里程碑,而這是相當難達到,但是他不只達到目標,更超越NIH定的目標。

他強調,LBS-008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針對RBP4的精準性已經被證實,NIH也在官網上發表這是一個成功的案例。

眾所矚目 仁新醫藥攜手NIH 開發新藥

 
生技業誕生一顆閃亮新星!引領國內生技產業進軍國際的仁新醫藥,全球獨家授權引進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攜手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開發的口服乾性黃斑部病變用藥(LBS-008)。NIH在此項目挹注1,000萬美元,支持臨床前至臨床一期所有研發經費,是NIH有史以來投入最多經費及頂尖生命科學專家資源的項目,亦是各界專家一致公認NIH神經科學研究藍圖計畫中最具代表性的傑作。LBS-008可望今年底進入臨床一期試驗,這將受到國際醫學界的高度矚目。與濕性黃斑部病變相比,雖然病程進展較緩慢,但不容易察覺,患者仍有失明風險。據統計,全球約有1.7億名黃斑部病變患者,乾性黃斑部病變就占了9成。在美國每年即有1,000萬人因黃斑部病變而失明。仁新醫藥研發處長王正琪表示,在感光細胞內,視黃醇會形成二聚體(dimer)A2E,是脂褐質(Lipofuscin)的成分之一,會加速脂褐質在視網膜色素上皮層(RPE)堆積,導致RPE細胞衰亡,視網膜因而變薄,影響視力。LBS-008能結合血液裡的視黃醇結合蛋白-4(RBP4),抑制其與全反式視黃醇(at-Rol)結合,阻止at-Rol從血液移動到RPE,減少A2E產生,並降低脂褐質累積在RPE。目前市面上,不論已上市或正在進行臨床試驗的項目主要仍以濕性黃斑部病變的藥物注射在患者眼部,進行治療,至今並無乾性黃斑部病變的專用藥物。仁新醫藥今年初參加「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獲得國際間醫學界研究學者的讚賞與推崇。並將於9月6日與8日擔任美國JLABS Spotlight以及BioCentury生技新銳公司論壇的講者,與國際知名藥廠和創投分享仁新的創新技術。11月將赴紐奧良參加美國眼科醫學會年會,與全球黃斑部病變專家、NIH及哥倫比亞大學團隊,針對LBS-008後續臨床發展狀況進行研討。

仁新醫藥創辦人暨執行長林雨新指出,仁新醫藥旨在開發突破性技術,研發創新小分子藥物,以治療未滿足醫療需求的疾病。

他也表示,計畫明年初在台灣進行首次公開發行,2018年Q2登錄興櫃,預計2021年在NASDAQ上市計畫。

仁新醫藥 開發乾性黃斑部病變用藥

仁新醫藥股份有限公司(Lin BioScience,Inc.)領先國際大藥廠及全球知名生技公司,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與澳洲雪梨大學獨家授權引進乾性黃斑部病變用藥(LBS-008)與3項癌症用藥(LBS-007、LBS-002與LBS-003)的全球專屬開發、生產及商品化授權權利。其中乾性黃斑部病變用藥(LBS-008)隸屬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八大藍圖計畫項目之一,也是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有史以來投注最多經費與專家資源的項目。仁新醫藥創辦人暨執行長林雨新醫學博士表示,仁新醫藥致力於針對未滿足醫療需求的疾病,研發創新小分子藥物,進行臨床前與臨床試驗的驗證,並將小分子藥物推至臨床試驗中後期,將藥物產品價值大幅提升後,與國際大藥廠洽談授權結盟計畫。仁新醫藥位於美國聖地牙哥的子公司日前成為台灣首家進駐瑞士諾華(Novartis)、法國賽諾菲(Sanofi)與德國百靈佳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等全球知名藥廠出資成立的BioLabs及美國嬌生(Johnson & Johnson)的JLABS,攜手兩大生技創新研發中心,與國外學術單位、國際大藥廠作更緊密的產學交流,持續引進更多創新技術,加速開發新藥腳步。仁新醫藥創立於2016年,在美國聖地牙哥與澳洲墨爾本擁有2家子公司,且成功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美國頂尖醫療中心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澳洲雪梨大學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合作。仁新醫藥目前針對實體腫瘤、急性白血病、腦癌,以及乾性黃斑部病變和斯特格病變等眼科疾病進行4項新藥研發。林雨新指出,仁新醫藥旨在開發突破性療法,為廣大病患帶來新希望,未來盡速將研發中新藥推至人體臨床試驗,造福更多病患。

卡位癌症新藥,”仁新醫藥”進駐世界級創研中心

仁新醫藥股份有限公司(Lin BioScience, Inc.)於本106年6月同時獲邀進駐瑞士諾華(Novartis)、法國賽諾菲(Sanofi)與德國百靈佳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等全球知名藥廠出資成立的BioLabs及美國嬌生(Johnson & Johnson)的JLABS兩大世界級創新生技研發中心,將透過其先進研發設備與來自全球頂尖科學家合作,加速癌症及眼科疾病的新藥開發。

仁新醫藥董事長暨執行長林雨新醫學博士(Dr. Tom Lin)表示:「仁新醫藥獲邀進駐兩大世界級領頭的生技創新研發中心BioLabs與JLABS,我們是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進駐BioLabs與JLABS的台灣公司,仁新醫藥對此感到相當榮幸。透過與兩大生技創新研發中心合作,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得以加速開發新藥的腳步,同時也讓台灣生技站上世界級的舞台。」

BioLabs總經理蘇西哈伯斯(Susie Harborth)表示,該研發機構由多家全球知名大藥廠出資成立,龐大的資金挹注及設備齊全的研發中心,吸引全球許多生技公司申請成為其研發團隊之一,目前僅有兩成的申請者在經歷嚴格的審核下可成功進駐該研發中心,他們很榮幸邀請仁新醫藥團隊加入BioLabs,期望在聖地牙哥這個蓬勃發展的生命科學生態圈與頂尖的科學家合作,加速目前正在進行的新藥研究。

JLABS為美國嬌生公司旗下的生命科學創新研發中心,僅邀請具極高發展潛力、突破性技術及符合其產品開發策略的新創公司進駐。仁新醫藥可在JLABS的專業研發平台上開發新藥、或與嬌生創新(Johnson & Johnson Innovation)及其他外部公司合作研發產品。

仁新醫藥是一家針對未滿足醫療需求(unmet medical needs)之疾病,研發創新小分子藥物的新藥開發公司,目前旗下有就癌症,如實體腫瘤、急性白血病、腦癌,以及乾性黃斑部病變和斯特格病變等眼科疾病進行4項新藥研發,其中治療乾性黃斑部病變的新藥(LBS-008),獲得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有史以來贊助最多資金和專家資源。

仁新醫藥公司簡介

仁新醫藥於105年5月設立,營運項目以新藥開發為主,目前已與國際知名機構及專家學者建立合作關係, 未來亦將規劃臨床試驗,以期增進病患健康及提升其生活品質。

仁新醫藥公司基本資料

統一編號 43814765
公司狀況 核准設立
股權狀況 僑外資
公司名稱 仁新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出進口廠商英文名稱:LIN BIOSCIENCE, INC.) 
章程所訂外文公司名稱 Lin BioScience, Inc.
資本總額(元) 1,000,000,000
實收資本額(元) 688,570,000
每股金額(元) 10
已發行股份總數(股) 68,857,000
代表人姓名 林雨新
公司所在地 臺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5段68號12樓
登記機關 經濟部商業司
核准設立日期 105年05月12日
最後核准變更日期 110年05月21日
複數表決權特別股
對於特定事項具否決權特別股
特別股股東被選為董事、監察人之禁止或限制或當選一定名額之權利      無
所營事業資料 IG01010  生物技術服務業
F108021  西藥批發業
F108031  醫療器材批發業
F208021  西藥零售業
F208031  醫療器材零售業
F208050  乙類成藥零售業
F401010  國際貿易業
IC01010  藥品檢驗業
IG02010  研究發展服務業
F601010  智慧財產權業
ZZ99999  除許可業務外,得經營法令非禁止或限制之業務
 

仁新醫藥董監事持股

序號 職稱 姓名 所代表法人 持有股份數(股)
0001 仁新醫藥董事長 林雨新 英屬維京群島商 Lin Scientific Inc. 8,288,000
0002 仁新醫藥董事 黃顯華   568,067
0003 仁新醫藥董事 朱乘緯   1,136,134
0004 仁新醫藥董事 李展宇 輝創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917,725
0005 仁新醫藥董事 運賢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2,161,300
0006 仁新醫藥董事 莊晧淵   100,000
0007 仁新醫藥獨立董事 王惠鈞   0
0008 仁新醫藥獨立董事 涂三遷   0
0009 仁新醫藥獨立董事 梁維仁   0
 

與我聯繫

仁新醫藥未上市想要買賣交易的問題或想詢問仁新醫藥股價,可以直接加LINE聯繫未上市陳先生

LINE的ID是sander105,點擊此圖就可加入好友

0917-559-001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相關產業連結

仁新醫藥股價多少?

仁新醫藥是未上市股票,仁新醫藥股票已經有在私人間交易,通常未上市價格波動是依據買賣人氣變化而決定,網路上有許多網站都有呈現個股的買價及賣價,想要投資的看賣價,想要賣出的看買價,從那邊資訊可以得到一定的仁新醫藥股價行情參考,這樣就不會出現投資人買入或賣出偏離行情價位,而想要買進或出售手上的股票,可以與未上市投資人陳先生聯繫,協議雙方彼此同意的價格交易。

仁新醫藥未上市如何交易?

仁新醫藥因為是未上市,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交易,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想要買賣都歡迎與未上市投資人陳先生聯繫,可以先雙方討論價格,之後都是銀貨兩訖,可靠安全。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