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德能源科技股票值得投資嗎??
寶德能源科技好嗎??
想知道最新寶德能源科技的資訊,都整理在這邊了~
歡迎直接來電交流討論~0917-559-001<—-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目錄
本站提醒
此文章純粹整理媒體報導新聞,方便了解公司的相關訊息,不代表其公司有對外流通股票,
文章內容皆來自媒體,報導內容的真實性,還請版友們自行求證。
另外本站並無任何推薦、銷售、勸誘投資股票之行為,請別找我推薦股票。
歡迎版友們一起討論交流此公司訊息如股價、公司新聞、市場流動性之類的訊息
如有造成公司困擾,還煩請私訊告知,將立即處理
寶德能源科技未上市新聞整理
自產多晶矽不敵中國,寶德能源宣布破產
消息指出,去年成功產出半導體多晶矽的寶德能源其實已在今年 2 月 27 日聲請破產,擔任大股東的行政院國發基金等政府機構預計將面臨高達新台幣 30 億元的虧損。
寶德能源是在 2010 年成立,最早的大股東為華新麗華及中美晶等,原本專攻太陽能電池原料多晶矽,希望能實現自產。由於多晶矽市場熱價格高昂上看 120 美元,但台灣必須全部仰賴進口,所以不少相關業者試圖進行國產化。
到了 2014 年,行政院等政府機構也開始對其進行投資,持股近 13%,並取得一席董事,但當時多晶矽由於中國供給大增,市況並不佳,所以剛蓋好的新廠房並沒有立即投產,避免進行折舊,但仍然出現淨損失。而後,情勢並未改善,不僅是台廠,各國因難與中國業者競爭也開始紛紛退出市場。
不過寶德在 2016 年再度向銀行進行聯貸 32 億元,且國發基金也在隔年宣布再投入 4.25 億元,繼續建置多晶矽產線,但此時多晶矽價格已在 6 年內下殺至 1/10,所以就算勉強營運,市場也並不看好寶德能夠獲利。2018 年寶德再度募資,但民間已顯然失去興趣,儘管寶德在 2019 年成功產出了半導體級多晶矽,也難以避免走上破產的命運。
當然這也是因為,現政府也不願繼續支持,如今多晶矽價格又再度暴跌,每公斤僅餘 8 美元,大概只有巔峰時期的 6%,急遽的價格下跌對產業產生不可逆的衝擊,許多原本打算走一條龍的廠商通通都遭受損失,寶德能夠支撐至今已算是不容易。當然除了國發基金外,還有華新麗華也估計要認列約 16.8 億元損失。
聯貸銀行團同樣也受到衝擊,其中主辦行兆豐銀約有 20 億元曝險,其次一銀約 14 億及台新 12 億,其他如華南銀、台銀、彰銀、合庫銀、台企銀等也都有數億元不等的呆帳。所以正在商討鑑價與法拍流程,設法讓擔保品,也就是寶德的雲林麥寮廠房如何能賣出好價錢。
不過無論如何,寶德能源已確定無力還款,各銀行今年應該都會對此提列壞帳,財報多少都會受到影響。值得一提的是,寶德不僅產多晶矽,還包括半導體級氫氣等特用化學品,其破產似乎也暗示台灣難以在半導體材料領域前進。
寶德能源 拚明年Q4量產
太陽能景氣回溫,加上新政府力推綠能政策,「太陽能」更是主推焦點之一,寶德能源科技加速重啟佈局能量。寶德副董事長朱少華表示,政府新能源首推太陽能,並規劃藉由「國產化」政策與綠能產業結合;寶德已獲國發基金入股支持,成為國產化目標要角。
在大股東中鼎、華新麗華及國發基金支持下,寶德第一期結晶矽年產7,500公噸建廠進度已達90%,至今投入182億元,後續建廠資金尚須48億元。目前已開始進行國銀聯貸(32億元)規劃,力拚2017年Q4開始量產,為台灣太陽能上游原料一貫佈局肩負推進火車頭責任。
朱少華強調,寶德結晶矽每公斤成本約21美元。據研究機構推估,全球結晶矽市場將於年底供需平衡;今年大陸結晶矽現貨價格從每公斤13.95美元一路攀升至18.25美元,波段漲幅30.6%。如今加速推進建廠工程,有望隨市況復甦加溫,為營運量產醞釀穩健契機。
政府新能源首推太陽能,預計至2025年累計安裝量達20GW,產業鏈年產值約2.7兆。台灣2105年太陽能安裝量為400MW、全球排名14;累計安裝量1.01GW、排名22。若依每年安裝2GW目標推進,未來有機會進入全球前十大安裝國(單一年度安裝量)。
太陽能產業鏈從上游到下游共分五個階段,從原料最上游結晶矽製造,到中游的矽晶圓、電池片、模組生產,再到最下游的系統廠商;其中結晶矽為關鍵原料。
朱少華指出,台灣是僅次中國大陸的第二大矽晶圓與電池片生產地,尚無結晶矽產出,所有原料均依賴進口。去年進口3.42萬噸結晶矽為歷年最高;今年前5月進口20,467噸、年增69.7%。
大陸去年進口結晶矽11萬噸以上,創歷史新高;今年前5月進口量58,886噸,年增19.83%。伴隨太陽能安裝量持續攀升,結晶矽供應不足情況恐將漸趨明顯。
朱少華認為,依新能源政策,台灣每年平均安裝量2GW,相對結晶矽需求量11,000萬公噸;寶德順利生產,可滿足國內部分需求,提升原料自給率。
國發基金決投資寶德能源科技7億元
行政院國發基金為提升國內太陽能產業原料自製率,協助國內太陽能廠商降低對國外結晶矽原料之依賴,於5月14日管理會通過參與投資寶德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台幣7億元,及投資中華開發生醫創業投資公司新台幣4.5億元。
寶德能源科技公司主要生產高品質結晶矽材料,提供太陽能產業生產矽晶圓,規劃分三期建置三條結晶矽生產線,建置完成後總年產預計為27,500公噸,未來規劃將生產電子級結晶矽產品(11N),可提供半導體產業生產半導體晶圓,期可達成產業鏈垂直整合及原料自主目標。
福聚能寶德 業績升溫
太陽能產業目前呈現「下肥上瘦」情況,不過隨著市況好轉,台灣目前唯一量產上游多晶矽廠商、榮化(1704)旗下的福聚能表示,若市場供需恢復平衡或短缺,有機會恢復正常生產。另外,華新麗華集團等投資的寶德能源正募資建廠,預計2015年4月產出多晶矽。
現階段太陽能電池業者包括新日光、茂迪、昇陽科等大多已轉盈,但多晶矽與矽晶圓業者如福聚能、綠能等則仍苦撐。福聚能總經理吳銜晉指出,先前因應市況,且保留現金,因此縮減長晶產能,目前仍有足夠貨量供應,同時也配合客戶訂單,有少量產出。
由於市場已緩步復甦,朝好的方向走,吳銜晉認為,未來等到多晶矽供需平衡或供應短缺時,就有機會恢復正常運作。
吳銜晉指出,過去一年半的情況艱困,但福聚能加強改善製程,依照各界評估資料,今年全球太陽能裝置量將超過35GW(10億瓦),明年會持續成長,甚至達48GW,對整體供應鏈來看,應該可以樂觀看待需求,高品質的多晶矽可能從明年第1季起會出現缺貨情況。
寶德能源過去在彰濱工業區興建多晶矽廠,到今年1月建廠進度已超過82%,規劃以每股3元價格,希望募得現增資金36.03億元。
目前多晶矽平均價格約每公斤17美元至18美元,寶德能源分析,根據研調機構的資料顯示,明年多晶矽均價預估可來到25美元
寶德能源獲中鼎工程董事會通過投資5億元
寶德能源日前表示,近期新台幣(下同)40億元現金增資案,同時加上兆豐銀行將主辦銀行聯貸35億元,將順利達成第一期建廠計畫,增資後資本額89.79億元,並將於明年下半年景氣復甦後,開始量產高品質結晶矽。
寶德能源主要法人股東為華新麗華、中美矽晶、聯電及潤泰、三商行等集團,近日又獲得中鼎工程董事會通過投資5億元。同時,寶德能源呼應政府重視綠色能源之推展,已申請國發基金參與投資,將使股東陣容更為堅強,也為台灣半導體及太陽能二大產業掌握最重要之多晶矽(Polysilicon)原料。
寶德能源高品質結晶矽工廠,從工程規劃、設計、採購、監造到試車操作之統包工程(EPC),由海內外最著名之中鼎工程量身打造,營建工程則由最負盛名之潤泰集團負責廠房預鑄。由於結晶矽製造過程需精密之化工技術,0938-826-852 陳先生,及高純度之製程為主要關鍵,結合兩大信譽卓著之工程公司及寶德能源堅強之經營團隊,將確保施工品質,達到生產高品質之結晶矽。
中鼎秉持最嚴謹的品質管理標準,積極要求管線與設備的潔淨度,如此國際級的建廠規格為寶德能源明年底量產高品質結晶矽奠下深厚的良好基礎,在品質及成本上將成為全球前5大最具競爭力之結晶矽工廠。
寶德能源看好終端市場對太陽能發電系統的轉換效率快速提升及高效能半導體產品的需求持續增加,寶德能源在台設廠生產高品質結晶矽更顯投資契機。第一期生產7,500噸高品質結晶矽,二、三期擴建後總產能27,500噸。台灣半導體及太陽能中下游原料結晶矽幾乎仰賴進口,寶德能源自製高品質結晶矽將大大提升此二大產業在國際上之競爭力。
寶德能源科技公司簡介
寶德能源成立於2010年,主要致力於生產高品質結晶矽(Polysilicon),此為太陽能及半導體最上游之關鍵原料,市場目前大部分仰賴進口,寶德能源期許透過料源自製,強化台灣二大產業鏈之完整性,迎接矽時代及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來臨。
寶德能源高品質結晶矽廠座落於彰濱工業區,廠區面積19.37公頃,第一期年產能7,500公噸,預計於2015年上半年試產,2016年全面量產。一、二、三期擴建完成後產能達27,500公噸,寶德能源將躋身全球前五大高品質之結晶矽供應商。
寶德能源堅信「綠色能源」是企業「永續經營」的關鍵,除了匯集半導體、太陽能及石油化學產業之菁英,未來也將透過與下游客戶緊密合作,提供客戶最完整的技術服務與支援,同時秉持保護地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理念,落實世界公民責任,促使太陽能成為全球供電之主流。
|
||||||||||||||||||||||||||||||||||||||||||
|
歡迎直接來電~0917-559-001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